合同补充协议的法律效力 (一)

答补充协议是对原合同的补充或者变更,一般要明确约定,如果补充协议条款与原合同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应当与补充协议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变更的条款,补充协议中对该条款发生的变更则不发生法律效力。当补充合同的约定与主合同的约定发生矛盾时,应该以时间在后的约定条款为准执行。所以,补充合同的效力优于主合同的效力。时间在后的约定,实际上是对主合同的原约定的重新修订,该新约定是补充合同的精要和实质。如果仍以主合同的原条款为准执行,那就失去了补充合同存在的意义。
一、签订协议的条件: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二、签订协议的程序:
1、一方当事人发出订立合同的要约;
2、受要约人同意该要约的,可以做出相应的承诺;
3、承诺生效的,合同成立。
4、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应当签字、盖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条 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是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补充协议与原合同效力如何 (二)
答补充协议与原合同效力对比:补充协议是对原合同内容的补充;补充协议条款与原合同不一致或发生冲突的,一般应当以补充协议为准,除非有特殊情形。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补充协议可以增加合同主体吗 (三)
答顾名思义,补充协议应当是主合同一部分。如果补充协议里面的主体发生变化,根据合同的相对应,那么权利义务的主体发生变化了,就是新的协议了。新的协议也许有法律效力,但是与原来的合同就没有关系了。
合同变更除法律规定的变更和人民法院依法变更外,主要是当事人协议变更。当事人变更合同的合意本身就是合同,因此,合同变更适用合同法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规定。
双方经过协商取得一致,变更合同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以便查考,特别是原来的合同为书面形式的,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不然用口头形式改变书面合同无凭无据,极易发生纠纷。如果对合同的变更约定不明确,或者变更采用口头形式,发生纠纷后又无其他证据证明合同变更内容的,视为合同没有变更。当事人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未变更。
如果原来的合同是经过公证、鉴证的,变更后的合同应报原公证、鉴证机关备案,如果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原来的合同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登记的,合同变更后仍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登记,未经批准、登记的,变更不生效,仍应按原合同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
租赁主体变更的补充协议 (四)
答法律分析:租赁合同主体变更的补充协议情形包括:
1、因继承而发生的主体变更。出租人死亡,其继承人继承其出租人地位;
2、因租赁物的所有权转移,导致出租人发生变更;
3、承租人死亡,与其共同居住的人有权成为原租赁合同的承租人。
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限内死亡的,与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或者共同经营人可以按照原租赁合同租赁该房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条 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主合同与补充合同不一致该怎样办 (五)
答当主合同与补充合同存在不一致时,一般按照以下情形处理:
以具备合法有效性的约定为准:
当主合同和补充合同中的冲突条款存在合法性问题时,则以具备法定效力的另一份约定为准。例如,如果主合同中的争议管辖条款合法有效,而补充合同中的争议管辖条款违法无效,那么争议管辖应以主合同的约定为准。
以补充合同约定的冲突处理规则为准:
如果主合同和补充合同均具有合法有效性,且补充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冲突处理规则,那么应依照补充合同中的冲突处理规则来处理不一致的条款。
以最后签署的补充合同条款为准:
在主合同和补充合同均具有合法有效性,且补充合同未约定冲突处理规则的情况下,应以最后签署的补充合同条款为准来处理不一致的问题。这意味着,如果后续签订了多个补充合同,且这些补充合同之间存在不一致,那么应以最后签署的那个补充合同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明白了补充协议与原合同主体不一致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典诚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