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采用了工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所谓工效挂钩,就是将员工的工作成效与其薪酬、晋升等直接关联起来,形成一种正向的驱动力量。例如,在制造行业中,工人完成的生产任务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奖金和晋升机会。这种制度不仅激发了员工的潜能,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 1、工效挂钩的工效挂钩-例
- 2、工效挂钩工效挂钩-例
- 3、河南某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工效挂钩办法 河南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怎样核定工资总额基数?
- 5、工效挂钩计算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工效挂钩的工效挂钩-例 (一)

答某企业经批准实行工资总额与实现税利挂钩办法。经核定1998年实现税利(增值税和利润)基数为480万元,工资总额基数为165万元,工资浮动系数为1:0.7。1998年实际实现增值税130万元,已进成本的工资总额为210万元,实际发放185万元,报表利润500万元,销售收入3200万元,职工平均人数为158人。1997年实现税利480万元,工资总额为150万元,销售收入3000万元,职工平均人数为150人。试计算该企业1998年度按税法规定税前扣除的工资总额。 1998年毛实现利润=500+(210-165)=545万元
工效挂钩工效挂钩-例 (二)
答某企业根据批准的工资总额与税利挂钩制度进行核算。1998年,设定税利基数为480万元,工资总额基数为165万元,浮动系数为1:0.7。实际增值税130万元,成本工资210万元,发放185万元,报表利润500万元,销售收入3200万元,平均职工人数158人。对比1997年,税利和工资总额有所增长,具体如下: 1998年毛利润为545万元(500+210-165),新增效益工资计算为46.92万元,因此企业可提取的挂钩工资总额为211.92万元。按税法规定,计算税前可扣除的工资总额需考虑经济效益增长和工资总额增长幅度:
经济效益增长幅度为30.85%,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为41.28%。由于工资总额增长率高于经济效益增长率,税法规定需调整,1998年税前扣除的工资总额调整为196.28万元。 计算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为25.32%,人均工资增长幅度为34.13%,同样发现人均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调整后的税前扣除工资总额为198.01万元,因此,应调整并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工资为13.72万元加上11.99万元,总计25万元。
在实际操作中,1998年度税前可扣除的工资总额为185万元,超过实际发放的部分(11.28万元)可用于建立储备基金。因此,应调整并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工资总额最终为185万元加上25万元,即210万元。 总结来说,该企业在1998年度税前实际扣除的工资总额为185万元,调整并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工资总额为210万元,其中超出部分可用于储备基金和未来的工资发放。
扩展资料
工效挂钩是指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效挂钩办法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管理的一种形式。
河南某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工效挂钩办法 河南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
答河南某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工效挂钩办法
为加强集团公司对工资分配的管理和调控,充分发挥工资对促进安全生产和提高效益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各子公司、事业部减员增效,特制订本办法。
一、工效挂钩形式
工资总额与安全指标、利润指标、销售收入指标挂钩。 二、工效挂钩指标基数 (一)工资总额基数
以各子公司事业部2013年工资总额增长5%为基数。 (二)效益指标基数
以集团公司企划部下达的与工资挂钩的考核指标计划为基数。
(三)安全绩效考核基数
安全绩效考核的基数为100分,每月由安技环保部对个子公司事业部进行考核。
三、工效挂钩工资的计算办法
⒈工资总额基数的15%与安全挂钩,每月由安技环保部对各子公司事业部考核分数为基数,考核达到基准分,兑现全部安全绩效工资;每高于基准分1分,增发单位月度工资基数的1%,增发最多不超过10%;每低于基准分1分,扣减单位月度工资基数的1%,扣减最多不超过20%。
⒉工资总额基数的70%与利润指标挂钩,按超欠利润计划绝对额的30%增减月度工资额。
根据豫国资分配〔2005〕3号文件精神,执行分档增加工资的办法。对于增加工资相当于月度工资总额基数,凡增加10%以内(含10%)的可以全部增加,凡增加10%-25%(含25%)的增加50%,凡增加25%-40%(含40%)的增加30%,凡增加40%的增加10%。
⒊工资总额基数的15%与营业收入挂钩,与月度营业收入计划相比,每超降1%,增减月度与营业收入挂钩部分工资总额基数的1%,但增加工资最多不超过月度与营业收入挂钩部分工资总额基数的10%。
四、工效挂钩工资的考核
安技环保部负责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财务部负责考核分管单位的利润与营业收入指标的完成情况;各考核部门应于每月9日前将上月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部门公章的考核结果报送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根据各考核部门提供的考核结果按时计算审批应提工资。
五、暂借工资指标规定
各项挂钩考核指标未完成,或遇其它特殊情况,严重影响应提工资,可由各子公司、事业部向集团申请暂借工资指标。
(一)当应提工资出现负数时,可按开封市市最低工资标准及相应职工平均人数计算的工资总额审批暂借工资指标。
(二)当应提工资扣除必发的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支付项目后的余额,与按相应的职工平均人数计算的职工平均工资低于规定的开封市最低工资标准时,可按差额及相应的职工平均人数计算审批暂借工资指标。
暂借工资指标报告应明确归还计划,集团人力资源部汇总,报集团决策层审批。
单位暂借的工资指标必须在3个月以内归还。到期不能归还者,必须以书面形式向人力资源部申明原因,经研究同意后,可适当延长归还期限。
六、其它规定
(一)各子公司、事业部要进一步加强对内部工资分配管理,工资分配要向生产一线和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合理调整各类人员的工资分配关系。
(二)各单位实际提取的工资,必须控制在经审批的应提工资(含暂借工资指标)以内,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超提工资;否则,由财务部配合执行责令退出当月多提的工资。如果未退出,次月按超提工资额扣减当月应提工资。
(四)财务部每月应对各子公司、事业部当月审批工资与实际发放工资进行监督管理,发现有违规现象应立即制止处理,并反馈人力资源部。
(五)任何单位均不得无视经济效益和自身承受能力分配职工工资,年度内逐月累计发放的工资额不得突破按本办法累计审
批的工资额。
七、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怎样核定工资总额基数? (四)
答所谓工资总额基数,是指经劳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的,工效挂钩企业用以计算年度工资总额提取量的基额。企业挂钩的工资总额,应为国家规定的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 企业挂钩工资总额的核定,要区别新老挂钩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1)新挂钩企业一般年国家统计局工资总额年报数为基础,核减一次性补发上年工资、成建制划出职工工资以及各种不合理的工资性支出;核增上年增人、成建制划入职工的翘尾工资以及国家规定的增减工资后确定。(2)老挂钩企业年清算提取的工资总额为基础,贯彻增人不增资的原则,并考虑以下因素调整后确定:核增企业上年接收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成建制划入增人、列入国家计划的新扩建项目移交生产后增人增资等项目。核减成建制或出人员的工资。劳社部发[1999]30号文还规定,“适当核减企业下岗人员工资,原则上按照企业上年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人数和企业上年平均工资水平计算。”
工效挂钩计算 (五)
答工效挂钩的计算过程涉及三个关键环节:经济效益基数的核定、工资总额基数的核定以及浮动比例的确定。 首先,经济效益基数的确定基于实现的税利,外贸企业采用美元工资含量与税利双挂钩。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实物量、业务量、销售收入等作为挂钩指标,特殊情况如文教企业还需考虑社会效益。亏损企业则采用工资总额与减亏指标挂钩,基数通常年实提新增效益为基础。
工资总额基数的核定以国家规定为基础,年劳动工资年报数据为起点,考虑调整因素如一次性补发工资和不合理支出,同时增加新员工的翘尾工资。对于已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其基数年挂钩结算的工资总额加上翘尾工资来计算。 浮动比例的确定对于已挂钩企业保持稳定,新企业则依据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等经济效益指标调整。通常浮动比例为税利增长与工资总额增长的比例,如1%对应0.3%至0.8%的增长。工效挂钩的结算公式以税金、毛利润和工资基数为基础,确保新增效益工资的合理计算。
在工效挂钩的执行中,企业新增效益工资需遵循增长利润限制,不得导致亏损。在计算税前扣除时,需对比工资增长与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增长,遵循“两低于”原则,确保扣除额符合法规要求。 扩展资料
工效挂钩是指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效挂钩办法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管理的一种形式。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工效挂钩。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典诚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