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通投标罪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哪些 (一)

优质回答下列乃是串通投标罪情节严重之具体表现:
首先,由于该行为严重触犯了招标方、其他投标者或国家、集体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并产生了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其次,虽然尚未达到上文所述的经济损失数额限定规模,然而却因为串通投标行为受到两次行政处罚,继而再次实施此类行为;
最后,若在国家级或者省级重要项目的招标工作当中出现串通投标现象,进而导致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力甚至是国际影响,便可视为情节严重。
串标串通投标罪 (二)
优质回答串通投标罪是指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人、招标人违反法律法规,通过相互串通投标或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行为。关于串通投标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1. 犯罪主体: 串通投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招标人和投标人,包括单位和个人。
2. 行为类型: 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通过一致抬高或压低报价,或轮流以高价位或低价位中标等行为损害招标人或他人利益。 投标人与招标人相互串通:通过泄露标底、提前开启标书并告知其他投标人,或约定给予招标者标外补偿等非法手段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
3. 构成犯罪的情节: 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国家、集体、公民合法利益,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万元。 采取威胁、欺骗等非法手段对其他投标人、招标人等参与投标招标活动的个人造成损害。 虽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因多次串通投标而受过两次行政处罚。
4. 法律责任: 自然人犯串通投标罪的,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单位犯串通投标罪的,除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将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自然人犯该罪的规定进行处罚。
5.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和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对串通投标罪进行了明确的法律界定和处罚规定。
串标是一种投机行为,其根源在于工程建设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和法律法规的执行对于预防和打击串通投标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串通投标罪情节严重的情形是怎样的 (三)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串通投标罪情节严重的情形如下:1、损害他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的;2、中标项目金额在二百万元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又串通投标的;4、串通投标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或者国际影响的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串通投标罪的司法认定是怎样的 (四)
优质回答串通投标罪,是指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行为。
网友咨询:
串通投标罪的司法认定是怎样的?
律师解答:
本罪分为两种类型:(1)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相互串通投标的报价,是指投标人私下串通,联手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以损害招标人的利益或者排挤其他投标者。(2)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这里的串通投标,不限于对投标报价的串通,还包括就报价以外的其他事项进行串通。
构成本罪的主体是特定主体。即为组织或者参加投标竞争活动的投标人、招标人(包括单位和个人)。行为人串通投标报价行为必须造成了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的后果,并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或者使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才构成犯罪。
律师补充:
招标,是指招标人为购买商品或者让他人完成一定的工作,通过发布招标通告或者投标邀请书,公布特定的标准和条件,公开或者书面邀请投标人投标,从中选取中标人的单方行为。投标,是指符合招标文件规定资格的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出自己的报价及相应条件的书面回答行为。招标投标类似于以要约和承诺方式订立合同,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的合同行为,其必须遵守平等自愿、真实合法、公正公开、择优中标原则。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三条【串通投标罪】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串通投标罪中直接经济损失之认定的信息,欢迎点击典诚律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