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商标被人35类抢注怎么办?
- 2、35类商标被抢注的后果
- 3、商标35类被别人抢注了怎么办
- 4、我注册的是14类商标,别人注册的是35类商标,同名,那我是不是就不能挂招牌了!有什么法律依据?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商标被人35类抢注怎么办? (一)

贡献者回答商标被人35类抢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收集证据:
尽快收集能证明该商标在抢注前自己已有使用或申请记录的证据,如商标设计草图、产品宣传资料、销售合同、广告宣传等。这些证据有助于证明自己是该商标的原始权益人,为后续维权行动提供支持。
与抢注方沟通协商:
尝试与抢注方取得联系,了解其抢注的原因和动机。寻求和解或共同解决方案,如果抢注方是出于恶意抢注,明确告知其抢注行为的不正当性,并警告其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向商标局提出异议申请: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商标局提交异议申请,请求商标局撤销抢注商标。在异议申请中,详细陈述自己的理由和证据,论证抢注商标的无效性。商标局会对异议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撤销抢注商标的决定。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如果商标局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抢注商标无效。在诉讼过程中,提交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该商标的原始权益人,并论证抢注商标的无效性。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总结:面对商标被抢注的情况,应尽快采取行动,从收集证据到与抢注方沟通、向商标局提出异议申请,再到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同时,加强商标保护意识,及时申请商标注册,避免类似纠纷的发生。
35类商标被抢注的后果 (二)
贡献者回答一、正面回答
抢注知名35类商标会出现的后果有,如果原商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可能被原商标所有者追讨进行起诉的,如果商标的注册请求暂未通过,那么原商标所属者可能会直接起诉撤销,其中的费用损失由自己自行承担。
二、分析
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严重损害正常经营者的经济利益,阻碍从制造经济向品牌经济的转型,恶意抢注商标的实质是对商誉或声誉的盗用,或者对公共资源的非法占用,必然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为了应对恶意抢注商标,企业或者高价回购,或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解决诉讼,或者事先注册大量的所谓“防御商标”,造成经济资源的无端浪费。恶意抢注商标的泛滥,影响到正当经营者对商标知名度的培育,阻碍甚至扼杀知名品牌的形成。
三、35类商标目的是什么
三十五类主要包括由个人或组织提供的服务,其主要目的在于:
1、对商业企业的经营或管理进行帮助;
2、对工商企业的业务活动或者商业职能的管理进行帮助,以及由广告部门为各种商品或服务提供的服务,旨在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向公众进行广告宣传。
商标35类被别人抢注了怎么办 (三)
贡献者回答遇到商标35类被他人抢注,有多种补救途径:
首先,若被抢注商标处于初审公告阶段,可向商标局提出异议,阻止其注册。
其次,已注册的商标,可在五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请求;若该商标已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则撤销请求不受时间限制。
再者,若被抢注商标长时间未实际使用,可通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为由,向商标局申请撤销注册。
为避免与原商标近似,需重新注册新商标。产品质量优良,配合有效宣传推广,即使商标与商号不完全对应,也能获得良好市场表现。
最后,可尝试与抢注者沟通,通过购买或转让方式获取该商标的专用权。
我注册的是14类商标,别人注册的是35类商标,同名,那我是不是就不能挂招牌了!有什么法律依据? (四)
贡献者回答可以挂招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可以知道:
其中第五十七条规定,有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侵权行为,反之,不满足下列行为之一就不属于侵权行为。
1)在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的情况下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2)销售的商品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在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的情况下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5)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
6)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扩展资料
申请驰名商标的好处:
1、对抗恶意抢注;
2、对抗不同商品的相同(似)商标影响;
3、对于近似商标的认定更容易;
4、在立案调查假冒商标犯罪案件时,不受立案金额的限制;
5、防止其它公司以驰名商标为公司名称注册;
6、在电子商务中避免域名注册问题。
申报条件:
凡在中国注册设立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商标具备下列条件的,均可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1、已经注册并连续使用三年;
2、在全国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
3、已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
相信关于有人故意注册35类商标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典诚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