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 (一)

离婚后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

贡献者回答离婚后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如下: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2、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3、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子女给父母的赡养费的标准如下:

1、子女每月有固定收入的,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标准给付父母赡养费;

2、子女无固定收入的,赡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子女有特殊情况需要减少赡养费用的,可以适当降低上述支付比例。

综上所述,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是经济性质的,而不是法律上的抚养义务。同时,子女的赡养义务是有条件的,即子女必须有赡养能力,不能因赡养而影响其基本生活。如果父母有特殊需要,子女应当尽量满足。如果子女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三条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父母离婚后子女有没有赡养义务 (二)

贡献者回答父母离婚后,子女仍有赡养义务。具体说明如下:

成年子女的赡养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不会因为离婚而受到影响或消失。因此,成年子女在父母离婚后,仍需继续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虽然问题主要关注的是赡养义务,但值得注意的是,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问题也有明确规定。根据《民法典》,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而两周岁的子女抚养权则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为原则进行判定。对于八周岁的未成年子女,法院会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框架与家庭责任:《民法典》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共同构建了一个保护家庭成员权益的法律框架。这些法律强调了家庭在老年人养老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需要关心和照料老年人。成年子女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赡养义务,并在实际生活中予以履行。

父母离异老了什么赡养? (三)

贡献者回答父母离异老了由成年子女赡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且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子女对父母应当履行赡养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儿子和女儿都有义务赡养父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父母离婚后子女是不是有赡养义务 (四)

贡献者回答父母离婚后子女有赡养义务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具有法定的赡养义务,且该义务不因父母关系的变化而改变。若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经起诉后,法院依法判决子女支付相应抚养费,子女仍拒绝的,法院可根据生效裁判予以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第十九条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离婚子女抚养赡养父母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典诚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