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老人和赡养老人有什么区别 (一)

抚养老人和赡养老人有什么区别

优质回答所谓赡养,就是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所谓抚养,简单地说,就是“保护并教养”。抚养关系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并且是长辈对无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未成年人)的保护并教养,强调的是教育和保护。抚养的目的是要让子女健康成长。还有一个概念叫做扶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扶养泛指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辅助照顾的权利义务关系,囊括了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之间的“扶养”和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赡养”三种具体形态。狭义的扶养则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

抚养老人和赡养老人的区别如下:

1、对象不同,抚养的的对象一般指长辈对晚辈,赡养的对象一般指晚辈对长辈;

2、目的不同,抚养强调的是教育和保护、目的是要让子女健康成长,赡养强调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赡养老人的相关规定如下:

1、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3、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4、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5、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三十七条

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赡养,扶养,抚养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二)

优质回答1. 抚养:这一概念涉及父母对其子女的养育和教导。它特指长辈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对晚辈如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的关怀与支持。

2. 赡养:指的是晚辈,如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对长辈,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在物质和生活上提供的照顾与支持。

3. 扶养:这一表述用以描述夫妻之间或者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的相互经济支援和生活上的帮助。

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该法条明确指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会因离婚而终止。离婚后,无论子女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他们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离婚后,仍保留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与义务。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通常原则是由母亲直接抚养。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若父母双方在抚养问题上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以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

抚育和抚养是什么意思 (三)

优质回答抚养是指在经济和生活上对弱者进行支持和帮助,这种关系在法律上特指亲属间的责任。抚养涉及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和义务,这些通常由法律明确规定。

抚养义务体现在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责任。根据中国法律规定,离婚后,父母双方不再有同居义务,但必须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这可能包括直接抚养,即一方或双方轮流照顾子女,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

在确定未成年子女的直接抚养权时,*会考虑多个原则,包括子女的最佳利益、双方协商情况以及具体的家庭状况。对于两岁的子女,如果双方都要求抚养,*会考虑多种因素,如一方已绝育或子女已与一方生活较长时间等。

抚养与赡养有显著不同。赡养是指子女或其他晚辈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照顾和支持,而抚养是指长辈对晚辈的抚育和教育。中国的法律明确要求成年子女赡养父母,这是法定义务,不得违反或附加条件*。

总之,抚养和赡养都是重要的社会义务,但它们有不同的定义和责任。正确理解和执行这些义务对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

抚养和赡养的意思和区别 (四)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

1、抚养,是“保护并教养”。抚养关系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并且是长辈对无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未成年人)的保护并教养,强调的是教育和保护。抚养的目的是要让子女健康成长2、赡养,主要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帮助3、抚养和赡养的区别:(1)法律关系主、客体不同:抚养的主体是父母(监护人),客体是未成年子女(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赡养的主体是成年子女(不一定是监护人),客体是其父母(不一定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也可以是完全行为能力人)(2)不同的主体的相互关系:“抚养”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是长辈对无行为能力人的;“赡养”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是子女对父母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3)义务履行完成条件不同:抚养的完成条件是未成年子女成长为成年子女,即被监护人取得或恢复完全民事能力;赡养的完成条件为赡养对象死亡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__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三十九条__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抚养意思,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典诚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