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活动中,合同纠纷时有发生,而当这些纠纷涉及到可能的犯罪行为时,就不得不提及经侦立案标准。那么,合同纠纷经侦立案标准究竟是什么呢?与一般的合同纠纷立案标准又有何不同?合同纠纷的立案,首先需要满足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等民事诉讼的基本条件。然而,当合同纠纷涉嫌犯罪,如合同诈骗时,其立案标准就会更加严格,涉及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等一系列具体的法律条款。
- 1、合同纠纷立案标准是什么
- 2、合同纠纷经侦立案标准
- 3、合同立案标准
- 4、经济纠纷报警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合同纠纷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

贡献者回答合同纠纷立案标准有原告和被告具有明确的利害关系,并且是属于我国的公民或者组织。在合同纠纷进行立案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具体的诉讼理由以及案件的具体事实,然后由具备管辖权的法院进行受理。 一、合同纠纷立案标准是什么
合同纠纷立案标准原告与合同纠纷有利害有关系、有明确的被告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百九十一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五百九十二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如何认定合同关系和违约行为
1、双方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
根据《民法典》“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一方存在违约行为
在《民法典》实施以前,有关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受损害方提起违约之诉的,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颁布后,法律赋予受损害方在违约之诉的同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无疑有利于保护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
三、一般合同管辖法律规定有哪些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购销合同的履行地一般都为在合同当中所提及的交易地点,合同中未做规定的以实际的交易地点为准。
3.加工承揽合同,以加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4.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5.补偿贸易合同,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6.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书面合同中的协议,是指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者诉讼前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
7.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确定管辖。
8.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9.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10.铁路运输合同纠纷及与铁路运输有关的侵权纠纷,由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合同管辖法律规定有如果是因为合同纠纷而进行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当地法院进行处理。加工承揽合同一般有加工地当地法院进行处理。同时财产租赁合同一般也是由租赁使用地点当地法院进行处理。跟铁路运输有关的合同纠纷,都由铁路运输法院进行处理。
合同纠纷经侦立案标准 (二)
贡献者回答合同纠纷通常属于民事范畴,不由公安机关处理。然而,当双方在签订或执行合同时,一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单位、冒用他人名义、欺诈手段获取对方财物,随后逃匿,此时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规定,当合同诈骗金额达到两万元时,应当立案追诉。具体法律依据同样来源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规定,即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一方故意欺诈获取对方财物,金额达到两万元时,公安机关应依法立案追诉。
合同立案标准 (三)
贡献者回答合同纠纷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原告资格:
与案件直接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这意味着提起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合同争议中的直接利益受损方。
明确的被告:
被告身份明确。原告在起诉时必须提供被告的准确身份信息,以便法院能够确认被告并送达相关法律文书。
具体的诉讼请求与事实理由:
诉讼请求需具体明确。原告需明确提出其要求法院裁决的具体内容,如履行合同、赔偿损失等。事实理由需充分。原告需详细阐述合同争议的事实经过,以及支持其诉讼请求的理由和依据。
案件管辖范围:
案件属于法院民事诉讼管辖范围。这意味着合同争议必须属于民事纠纷,且符合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
总结:满足条件后,法院将对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审查,如认为符合立案标准,则应予以立案受理。
经济纠纷报警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四)
贡献者回答经济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一般报警之后是不会立案的,但是可以作调解的处理,只有经济纠纷构成犯罪的,那么报警才会受理,只要所涉及到的经济诈骗达到三千一万以下就可以依法的受理。 一、经济纠纷报警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经济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而民事纠纷报警后警察是不受理的,经济纠纷构成犯罪的,警察才会受理。因经济纠纷报警,公安机关一般是不会立案的,建议直接收集证据起诉。
经济纠纷有两类,即经济合同纠纷和经济侵权纠纷。合同纠纷当事人一般协商调解,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侵权的经济纠纷,虽然也可以协商申请仲裁,调解等,但是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针对案件情节带有犯罪嫌疑的,公安机关可以立案。
一般而言,经济纠纷具备以下条件的,法院会予以立案。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但是,如果经济纠纷涉嫌诈骗,当诈骗数额超过3000元至10000元去报警才能立案。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二、提起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八条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综合上面所说的,经济纠纷如果未构成犯罪,那么是可以利用起诉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只要有明确的被告,以及还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理由,那么就可以由法院进行立案处理,但发生纠纷也是可以报警的,一般公安部门是会对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典诚律网关于经济合同纠纷立案标准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