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刑法第224条

在2025年的两会上,新修订的刑法第224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条款不仅细化了合同诈骗罪的判定与量刑标准,还新增了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明确规定,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犯罪和社会秩序维护的坚定决心。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部分内容,以及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实际影响。
一、合同诈骗罪:维护经济秩序的利剑
法律条文与构成要件
根据新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情形包括以虚构单位、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作担保,无实际履行能力却诱骗对方继续履行合同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更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量刑标准与司法实践
在量刑上,刑法对合同诈骗罪采取了梯度处罚原则。数额较大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则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可能面临十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这一规定旨在通过严格的法律制裁,
- 1、新刑法第七部新增补224条69800不是传销
- 2、两会刑法第七部新增股224条具体内容是什么?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补充第七部第224条
- 4、新刑法第七部新增补224条69800不是传销 立法了吗
两会新刑法第224条的相关问答
新刑法第七部新增补224条69800不是传销 (一)
优质回答这都是传销人员自己编的,主要是用来骗人,再加上刑法绝不可能用这样的说法,更不可能说69800不是传销这种没说服力的条例。
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修正案】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即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
新型传销: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证手机,不集体上大课,而是以资本运作为旗号拉人骗钱,利用开豪车,穿金戴银等,用金钱吸引,让你亲朋好友加入,最后让你达到血本无归的地步。
两会刑法第七部新增股224条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
优质回答在2011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刑法修正案(七)被讨论并通过。该修正案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后增加了一条新规定,即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这一新增加的罪名是组织领导传销罪。具体条款如下:
- “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要求参与者通过支付费用或购买商品、服务来获得加入资格;
- 传销活动按照一定的层级顺序排列,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报酬或返利的依据;
- 引诱、胁迫参与者继续发展他人加入,以此骗取财物;
- 此类行为扰乱了经济社会秩序。”
根据这一修正案,犯有组织领导传销罪的个人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能被处以罚金。如果情节严重,刑罚将上升为五年有期徒刑,并同样可能被处以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补充第七部第224条 (三)
优质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补充第七部第224条是关于合同诈骗罪的法律规定。根据该条款,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情形包括:
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行为人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单位或者假冒他人的名义与对方签订合同,骗取财物。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诱使对方与自己签订合同,进而骗取财物。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人在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使对方相信自己有履行能力,从而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骗取财物。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行为人在收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后,不履行合同义务,而是选择逃匿,以逃避法律责任。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这是一个兜底条款,用于涵盖除上述四种情形以外的其他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
对于实施合同诈骗的行为人,根据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将依法予以相应的刑事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稳定发展。
新刑法第七部新增补224条69800不是传销 立法了吗 (四)
优质回答在新的刑法中,新增了第224条,针对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为名,要求参与者缴纳费用或购买商品、服务获取加入资格,并根据发展人员数量计酬或返利,从而引诱或胁迫他人加入的传销行为,明确了法律责任。
这种以“拉人头”和收取“入门费”为特征的传销活动,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威胁。以往的司法实践中,针对此类案件,主要依据实施传销行为的具体情况,分别按照非法经营罪、诈骗罪或集资诈骗罪等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此次刑法修订,是为了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增了关于组织和领导传销活动犯罪的规定,旨在更有效地打击传销组织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通常利用他人加入传销组织,获取非法收益,而普通传销参与者往往也是受害者。
新增的这一规定,不仅明确了组织和领导传销活动的具体处罚,还强调了对受害者的保护,确保他们不会被错误地追究责任。通过这一立法,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新增条款的目的是为了更精准地打击传销活动的组织者,而非普通参与者。普通参与者往往也是受害者,他们并不了解传销的违法性和危害性,而是在被欺骗的情况下加入了传销组织。
此次刑法修订,体现了国家对传销活动的零容忍态度,以及对受害者权益保护的决心。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遏制传销活动的蔓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这一立法还强调了对受害者权益的保护,避免他们在参与传销活动后受到法律的不当追究。通过这一立法,可以更好地保障普通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矛盾。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典诚律网关于2017年刑法224条新增补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