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09年大小非每月减持总金额(是已减持每月总金额,看清楚了是已减持的总金额) (一)

求09年大小非每月减持总金额(是已减持每月总金额,看清楚了是已减持的总金额)

大小非上半年减持480亿

在指数从5000多点一路下跌至1664点的2008年,限售股减持的“大小非”们时常被市场参与者视为洪水猛兽,不少个股在限售期到来前迎接数根放量下跌的大阴线屡见不鲜。

那么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上半年,随着指数从1820点一路攀升至2959点,62.58%的指数反弹幅度之下解禁之后的大小非仍旧没有减缓抛售的步伐。

来自万德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沪深两市大小非减持合计约为47.42亿股,减持套现金额约为480亿元。

事实上,和今年上半年限售解禁份额1118亿股相比,下半年高达5558亿股的解禁量是上半年的5倍之多;不过,如果剔除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石化三家公司“超级大非”的解禁份额,今年下半年的限售股仅为914亿股。

来自国海证券投资策略研究中心的观点则指出,“今年2-5月大小非减持量基本维持在10亿股左右,大小非减持意愿没有随着大盘的上涨而再度大增”,因此“在今年2000亿元的日均成交量中,10亿股的月减持量对市场的冲击有限”。

半年减持套现480亿元

来自万德资讯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合计发生1061起,合计减持股份总额约为496448.73万股,按照减持期间均价计算减持的市值约为4967188.63万元。

需要指出的,此类数据中有66例减持不属于在今年上半年内解禁范围,如果除去这部分减持的22248.25万股,那么剩余部分属于大小非解禁的股份总数约为47.42亿股,合计解禁减持总额估算额约为479.74亿元。

从减持股份规模上来看,排在首位的是民生银行在最近半年内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3.81亿股海通证券。在去年5月和6月两次试图拍卖而流拍之后,民生银行将 2004年被作为抵债资产的海通证券股权在今年6月22日前全部抛售完毕,平均减持价格约为14.33元/股;其他排在前列的机构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包括中国人寿(601628.SH)及雅戈尔(600177.SH)减持中信证券(600028.SH)和京东方投资减持京东方(000725.SZ)等。

而从减持套现金额来看,除海通证券、中信证券被减持外,自然人陈发树通过减持14719.44万股紫金矿业疯狂套现的13亿元排在个人投资者减持套现额的首位,另外投资于紫金矿业的个人投资者柯希平以减持7476.69万股套现6.64亿元紧随其后。

名列第三位的是通过减持1076.75万股保利地产(600048.SH)的张克强,其套现金额约为2.93亿元;不过如果算上其一致行动人广东华美国际投资集团的减持份额,他们合计减持的股份约为2088万股,套现金额约4.7亿元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995例大小非解禁减持个案中,有251例是通过沪深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进行减持,约17.47亿股的减持总股数约占全部解禁减持股份总额47.42亿股的36.84%。

这一现象在上市公司紫金矿业(601899.SH)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公司高管陈景河在6月16日减持2759.4万股、公司高管蓝福生等其他10名高管合计减持2100万股均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而个人投资者柯希平和陈发树减持股份中也有部分通过此次方式进行。

进一步统计的结果表明,在上半年合计995例大小非解禁减持中,有52例属于高管减持性质,累计减持股份总额和减持市值分别约为9139.48万股和8.61亿元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这52例中除了钱江摩托(000913.SZ)、紫金矿业(601899.SH)等7例属于主板之外,剩余45例高管减持均来自于中小板公司。

不过这一数据仅限于限售股解禁减持中的高管套现部分,如果从整体来看,近期以来中小板高管减持套现明显迎来一波高潮。

来自深交所统计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6月份,中小板高管合计减持了近4650万股,套现金额达到9.36亿元;而在前两个月份,中小板高管4、5月分别抛售了400万股和2100万股,套现金额也分别只有5000万元和4亿元。

以高管减持力度最大的金风科技(002202.SZ)为例,包括公司董事长武钢在内的7名高管在一周内合计卖出1813.91万股,以成交均价计算,套现金额在6亿元左右。

这一减持引起了二级市场激烈的反应,导致金风科技明显走弱,6月份公司股价下跌11.26%,而同期上证指数大涨300点,涨幅达到12.4%。

在6月30日中信证券组织的金风科技电话交易会议上,公司董秘蔡晓梅不得不对众多卖方分析师表示,公司管理层“在近几年内都不会考虑再度减持”。

下半年压力有限

在今年年初,对于市场前景仍旧较为悲观的绝大多数卖方研究机构认为,今年以来市场将面临大小非减持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

平安证券在去年年末一份针对“大小非解禁、减持和资金”的预测认为,“根据中登公司已减持的情况来看,假定大非减持比例为10%,小非减持比例为44%,则2009年需要1777.9亿元(据2008年12月22日收盘价)资金承接大小非减持的压力。”

现在看来,今年上半年1118亿股限售解禁股带来了480亿元的实际减持,如果按照下半年5558亿股的解禁量推算,实际减持额将在2800亿元左右,这还没有将今年半年以来指数超过六成的反弹幅度之下,股价上涨使得解禁股套现带来的增加额。

应该承认,如果以半年为计数单位,那么今年下半年将是从2007年-2011年这10个半年中遭遇限售股解禁数量最多的一个半年,5558亿股的解禁量远远领先于排名第二的2010年下半年2397亿股和排名第三的今年上半年的1118亿股。

那么,面临着巨额解禁压力的今年下半年的市场实际情况如何呢?

从去年6月开始,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发布的月度数据统计中将“股改限售股份解禁减持情况统计”正式列入其中。

其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6月至今年1月,除去年7月、11月和12月当月实际减持股份分别为8.49亿股、6.94亿股和8.23亿股之外,其他月份实际减持均维持在每月5亿股左右;从今年2月开始,实际减持股份数开始骤然增至10亿股,此后3个月则一直维持着这一水平——2-5月实际减持股份数分别为10.19亿股、10.84亿股、10.16亿股和10.54亿股。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减持股份数的统计仅仅包括因为股改限售到期减持数目,而不因为IPO和定向增发带来的限售解禁份额。

记者通过万德资讯的数据整理后得知,今年6月大小非实际套现的份额为12.28亿股,套现金额约为129.89亿元人民币,这也是今年以来大小非减持最为集中的月份。

这意味着如果下半年指数仍旧延续着上半年持续攀升的态势,那么大小非减持的力度就会得以延续,甚至减持幅度还会加大。

不过,国海证券研究所在近期专门就下半年大小非对市场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则认为,“在目前2000亿元的日均成交量之下,每个月10亿股的月减持量对于市场的冲击有限”。具体到今年下半年,其分析师通过对解禁量进行结构性剖析后认为,除去工行、中行和中石化三家国有背景的大非之外,剩余限售解禁量为914亿元,还少于上半年的1118亿元。而汇金公司针对所持中行限售股作出的“解禁不等于减持”的声明无疑给了市场一个定心丸。

《HS编码归类方法与重点实务解析及归类争议解决》 (二)

【课程特色】

内容的实用性:讲授和分享商品归类海关管理和实务操作技巧,对企业的关务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讲解的实战性: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典型案例来解析课程内容,以成功的经验解决学员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知识的系统性:把握企业商品归类工作难点和盲点,让学员在全程案例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掌握海关商品归类的正确操作。

【课程目标】

对国际通用的《协调制度》在海关管理、贸易管制、出口退税及贸易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了解;

熟悉中国海关对进出口商品的归类工作机制,通过对其归类技术层面的条款及法律依据的充分掌握,在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合理规避相关税费,谋取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从容、有效应对海关归类质疑,充分理解海关发布的与归类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政策,规避企业经营风险,降低企业成本,便利通关。

【邀请嘉宾】

王华强 现任职于海关总署-上海海关学院,曾在上海海关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关务研究、咨询与培训工作,如HS编码专业审核、关务风险防控与内审、关务筹划与合规管理;同时为中国海关税收研究中心和关务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海关学会会员。

社会兼职:中国德国商会海关事务高级培训师、关务顾问;国内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海关事务顾问;一诺HS归类课程讲师

王老师长期致力于关务管理规律的总结和传播,他的培训亦是多年来不断学习和提炼的智慧凝结。王老师坚持选择对关务人员有针对性的实用内容,在培训过程中,精心设计大量案例,用形象通俗的语言来阐明相对枯燥的实务操作,内容扎实,形式活泼,深受学员喜爱。

【课程信息】

[适合人员] 企业供应链经理、物流经理、进出口经理、合规经理、及相关进出口业务管理人员;报关公司操作经理、操作主管及相关归类人员。

[时间地点] 2017年9月14~15日 苏州

[课程费用] RMB3600元/人(含:讲师费、资料费、场地费、培训费、茶点费、午餐费等),

每家企业参会两人享受优惠价格;TFC会员75折;具体询培训课程报名顾问

【专题大纲】

一、商品归类与协调制度(HS)

1、《协调制度》在中国的应用

2、《协调制度》目录与注释结构

3、品目注释与本国子目注释的调整

4、注释在归类争端中的合理运用

5、2016年《税则》调整与应对

6、海关税收形式与企业商品归类风险

……

二、进出口商品归类政策运用

⒈海关商品归类政策的有效运用

⒉×××案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

⒊商品归类基本特征与其切入点

⒋商品归类存在问题与相关法律规定

⒌典型商品海关归类政策运用剖析

⒍海关商品归类政策运用途径解析

7.HS编码确定在中国为何如此重要

8.海关颁布的归类政策的理解与应用

……

三、商品归类方法与重点章节精讲

1、《税则》结构及商品分布情况

2、归类总规则的解析及运用

3、境外的归类在中国的参考性与采用原则

4、海关化验与社会化验在归类中的法律地位

5、商品税号确定与情况说明书写要点

6、化工品、相关备品归类方法与要点解析

7、塑料(39章)与橡胶制品(40章)归类精讲

8、纺织品、木材制品、密封件归类方法与要点解析

9、贱金属制品、机器零件类归类方法与要点解析

10、机械(84章)与电气产品(85章)归类精讲

11、零部件的“通用性”与“专用性”判断

12、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归类方法与要点解析

13、光学仪器类(90章)归类方法与要点解析

14、进出口商品报验状态与商品归类筹划

15、商品税号确定基本思路与解决路径选择

16、全国(区域)通关一体化商品税号的协调

……

四、归类企业管理与归类争议解决

1、海关商品归类工作总流程及风险监控流程

2、行业标准或约定与《协调制度注释》的分歧及解决方式

3、申报价格、原产地与海关对商品HS编码核查之间的内在联系

4、企业对进出口商品归类工作的操作策略(粗放型和智能型)

5、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品归类的影响及规避方法

6、海关商品预归类、归类行政裁定及归类决定的法律地位

7、海关系统内部商品归类疑难问题的处理流程和思路

8、海关与企业对商品归类争议的解决途径

9、海关商品归类磋商机制及现行制度的缺陷性

10、如何确实有效的运用好商品归类磋商机制

11、欧美发达国家海关商品归类争议的解决途径及借鉴性

12、商品归类产生争议及利益分歧,如何与海关有效说明与争取

13、应对海关商品归类质疑,如何撰写有分量的情况说明

14、海关对企业商品归类质疑的剖析与有效应对机制

15、海关对商品归类的专项稽查、核查重点与案例分析

16、部分跨国公司HS编码合规管理先进经验借鉴和启示

……

职责与犯罪分集介绍 (三)

《职责与犯罪》分集介绍如下:第1集:概述渎职罪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历史演变、危害特点和犯罪根源,并通过案例和专家分析进行深入解析。第23集:聚焦滥用职权罪,分别剖析党政机关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滥用职权行为,如广西南丹矿难和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民政所违规放贷事件。第4集:探讨公安司法人员滥用职权,以310国道收费站枪击案为例,揭示权力滥用带来的严重后果。第56集:揭示玩忽职守罪,包括党政机关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因失职导致的严重后果,如韦尚勋县委书记的违规决策和陈罗荣的侵吞国有资产。第78集:关注故意泄露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通过省府泄密案展示间谍行为的危害和法律的严肃性。第9集:剖析徇私枉法罪,如海口市公安人员在抓捕毒贩中的包庇行为,揭示司法公正的重要性。第1011集:剖析枉法裁判和私放在押人员罪,如法官受贿和看守所越狱事件,强调法律执行的公正性。第1214集:涉及各种舞弊行为,如出口退税、税收征管和工商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强调国家机关人员的职责和廉洁。第1516集:揭示滥用管理公司和证券职权的犯罪,以及税务官员的不征税行为,揭示权力滥用的严重后果。第17集:以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为例,揭示公务员廉洁自律的重要性。第1820集:深入剖析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和合同失职被骗罪,强调经济管理中的责任与法律监督。第2122集:关注环境监管失职和违法征用土地,揭示生态保护与法律执行的紧密关系。第2324集:讲述非法批准和低价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案例,突显土地管理的严肃性。第2526集:揭示放纵走私和商检失职罪,强调海关和商检机构的监管职责。第2728集:讨论动植物检疫舞弊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强调市场秩序的维护。第2930集:揭示办理非法证件和放行偷渡行为的犯罪,强调边境管理的严谨性。第3132集:揭露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强调人权保护和社会责任。第3334集:揭示公务员录用中的徇私舞弊和珍贵文物的损毁,强调公正与责任。第35集:剖析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徇私舞弊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第36集:讲述传染病防治失职导致的严重后果,强调公共卫生的重要性。第37集:揭示国有企业经理滥用职权的实例,强调企业责任与国家利益。第38集:以渎职犯的悔悟和预防渎职犯罪的必要措施结束,强调法治、监督和人民参与的重要性。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出口退税案例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典诚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