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刘的将军 (一)

姓刘的将军

优质回答开国以来姓刘的将军。 cpc.people/GB/64162/126778/ 这里面比较全

开国将军中有多少姓刘的 元帅有刘伯承,上将有刘亚楼、刘震,中将有刘志坚、刘西元、刘少文、刘忠、刘浩天、刘转连、刘金轩、刘飞、刘先胜、刘培善、刘兴元。少将就更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毕竟刘姓是中国人的第四大姓,比例超过5%,55年授衔的少将又有八百多名。

中国有多少个刘姓将军 基于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库查询结果是

【同名同姓-基于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库而做,数据真实,您可以用来做起名参考】

在历史上的抗金名将中,有个姓刘的将军叫刘什么? 刘 (1098~1162),南宋将领。德顺军(今宁夏隆德)人。前泸州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9个儿子。“南渡十将”之一。他少年时代跟随父亲生活在军营之中,年龄稍长,就被父亲带上转战于陇右战场,参加抵御西夏的各种战斗。他胆大、心细,尤以箭法精熟而著称。《宋史》载:“牙门水斛满,以箭射之,拔箭水注,随以一矢窒之,人服其精。” 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刘由高俅推荐入朝,担任阁门祗后。宋高宗继位后,郸授他阁门宣赞舍人,知岷州,为陇右都护,成为专门对西夏作战主力部队的一名指挥官。由于他作战勇敢,夏人畏之如虎,就连夏国境内的妇女儿童都知道他的威名。据史载,“夏人儿啼,辄怖之曰:‘刘都护来!’”小娃娃就立马不敢再哭了。当张浚代表朝廷宣抚陕西时,看到刘是个奇才,任命他担任泾原经略使兼知谓州(今甘肃平凉)。富平之战失利后,他率部退驻德顺军。不久金兵攻打谓州,部将李彦琦降金,谓州失守。为此,刘被降职为知锦州兼延边安抚。绍兴三年(1133年)复职,担任宣抚司统制,与吴d分别负责守卫陕西和四川。以后又被召入京城,任江东路副总管。六年(1136年),提举宿卫亲军。刘还把王彦部下前护副军(即八字军)和解潜部下的骑兵整编为前、后、左、右、中、游奕6军,每军各编1000人,分由12位将领指挥,经过严格训练,成为一支精锐的野战军。十年(1140年)五月,金主撕毁与宋朝签定的和平协议,向南宋大举侵犯。刘当时正担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节制军马。他分析金兵南下必然要首先占领东京,再而进攻顺昌(今安徽阜阳)。刘根据这一判断,就预先率领3000人退守顺昌,准备在此死守,以阻止金兵继续南犯。为了坚定将士们的守城决心,他派人把颍河等水道的所有船只凿穿并沉入河中,向广大官兵们表示“破釜沉舟”,不留退路,只有决一死战才是唯一的出路。又将自己和部将们的家属安置在寺庙中,四周堆放柴草,派兵守护,并对卫兵们说,如果城池失守,就从他的家属居住的地方放火烧起,不让一户家属落入金人的手中。“于是军士皆奋,男子备战守,妇人砺刀剑,争呼跃曰:‘平时人欺我八字军,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顺昌被数倍于守军的金兵围攻4昼夜,将士们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誓死与城池同在,经过无数次血战,杀敌不计其数,城池完好无损,非常成功的完成了这次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战略阻击任务。 金兀术得知顺昌失利,立即亲自率领10万大军增援。刘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决定智取。部将曹成等2人在得到刘面授机宜后,便率部去迎击金兵,但未经几个回合,2人便假装坠马被金兵俘获。金主在审问时,曹成按照刘事先所编造的话回答说:“刘是太平边帅子,喜声伎,朝廷以两国讲好,使守东京图逸乐耳。”金兀术根据口供判定刘是一个 *** ,很看不起他,认为这样的将领不堪一击,所以就不带攻城重武器,轻装前进,直逼顺昌城外扎营,连亘15里,全军毫无戒备思想。而这边刘也按兵不动,只是先派人悄悄的在颍河中投毒,数日后金兵多数病倒,失去战斗力大半。刘认为时机已到了,他组织一支队伍,人人手持长柄斧和长把标枪,排在阵地的前列,专砍敌人首先冲过来的骑兵的马腿。而待骑兵倒地后,再用标枪刺杀,结果大破金军的所谓“铁浮图”和“拐子马”(骑兵军)。经此一战大败金兵,刘的威名也在全军中传开,“顺昌之战”也被金兵视为恐怖的末日。第二年,金兀术再次率大军南侵江淮地区,宋廷也再次命令刘率军迎战。刘仍然运用顺昌战役的打法,首先大破金军的铁骑兵,一经接触,金兵们就惊呼“此顺昌旗帜也”,便抱头鼠窜逃命。但是,此次大捷,不仅未能给刘带来好运,却反而>>

抗日时期姓刘的有几个上将 八路军:刘伯承(1892~1986)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与政委 *** 率部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巧胜七亘村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打破了敌人的十三路“围剿”。在抗战胜利前夕,他率部大举对日寇反击,歼灭五万余,收复县城五十九座。

刘震(1915.03~1992.08),男,原名刘幼安。湖北省孝感孝昌县人。中国人民 *** 高级将领,中国人民 *** 空军的奠基人之一。原 ***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11月,第344旅组建独立团,刘震任团长,奉命到冀鲁豫边区开展斗争。1939年2月,边区部队统一组成冀鲁豫支队,独立团改为该支队第1大队,任大队长。在支队和 *** 鲁西南地委的领导下,指挥第一大队为保卫鲁西南根据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0年初,刘震被任命为新组建的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旅长。5月,率部参加了讨伐顽军石友三的战役。6月,奉命南下的第2纵队在涡阳与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第344旅编为第4纵队第4旅。合编后,率领第四旅担任开辟和坚持淮上根据地的任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第四旅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第10旅。5月,率10旅奉命进到津浦路东,在洪泽湖以北和以东地区,开展边沿区斗争。1941年9月,第10旅奉命拨归新四军第3师建制,调往苏北淮海地区,实行主力地方化,刘震任第10旅旅长并兼任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在刘震的领导和指挥下,经过几年的努力,第10旅在淮海区扎根成长,发展壮大,从初进淮海区的2个团发展到6个团,胜利地完成了“主力-地方化-更大的主力”这一过程。

1944年春,苏北新四军部队开始对日军反攻,刘震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高沟战役、杨口战役、林公渡战斗和叶圩子战斗。还参加了阜宁战役,给苏北的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 *** 华中局决定由刘震兼任淮海地委书记。1945年8月,日本 *** 宣布无条件投降,可盘踞在淮阴、淮安两城的伪军拒绝向抗日军民缴枪。9月6日,指挥部队采取重点爆破与猛烈火力相结合的打法,迅速攻入淮阴城,击毙伪军28师师长,全歼该师9000余人,取得了部队从长期游击战转向对预有防御城市的攻坚战的重要经验。随后,又率部参加了解放淮安城的战斗。

刘昌毅(1914―1999),原名刘昌义。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县人。中国 *** 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 *** 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 *** 高级将领。抗日战争开始后,刘昌毅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侦察科科长、青年纵队第三团队参谋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三纵队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三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3年因旧伤复发,住院治疗。8月,伤未痊愈便带领第十六团参加林南战役。战后,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4年春夏间,日寇发动河南战役,占领中原,打通大陆交通线,并阻断我各根据地之联系。党中央指示进军河南,组建河南军区,军区即派遣第六支队南下豫西。刘昌毅任支队司令员,于1945年1月率部南下豫西至嵩山、伏牛山一带,战斗八个月,大小战役60余次,歼日伪顽8000余人,开辟了临妆、陕县、宝丰、襄地区,配合兄弟部队牢牢控制了中原地区。. 刘峙不算,长跑将军

85年到2015年姓刘的一共有什么多少将军 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大约六千万左右。

寻根溯源

1、据《元和姓纂》、《新唐书》等资料所载,出自祁姓尧帝之后。以字名为氏。

2、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所载,出自姬姓周太王古公 父之后裔。

3、改姓而来。据《史记》所载,刘邦称帝后,赐有功之臣娄敬、项伯为刘姓,并赐其他降汉的项氏家族改姓刘。其它姓氏改姓刘。据《史记》所载,西汉公主嫁与冒顿为妻,其子女皆从刘姓。另外有薛、何、美、陆终氏和少数民族鲜卑孤独氏,女真族乌古论氏、移剌氏、满族宁古塔氏、留佳氏等众多姓氏改为刘姓。

得姓始祖

刘累。刘姓系上古圣帝尧的后裔。尧出生时其母庆都寄居 于伊长孺家的伊祁山下,故从母所居之地为姓“伊祁”。后又分出“伊”、“祁”二姓。尧帝的祁姓后代有一支被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境),建立刘国。夏朝时,刘国有一家生有一子,出生时有纹在手曰:“刘累”,于是便以此为名。刘累长大后,跟随豢龙氏学习养龙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 御龙氏”,负责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孔甲。孔甲感觉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赏赐给刘累许多财物。不料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领家眷逃到鲁阳(今河南鲁山)。又不敢再用祁姓,就用名字中的刘字作了姓氏。刘累之后,其裔又先后被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唐(今山西翼城)、杜(今陕西西安)。周宣王时,杜国国君杜伯被害,杜伯之子隰叔逃入晋国,担任士师(主管刑罚、狱讼、禁令的官)隰叔之子士艹为以官职为氏称士氏。士艹为之孙士会就是辅佐晋文公、襄公争霸天下,使晋国成为五霸之一的范武子。士会曾居于秦国,其后有留于秦国者便恢复其祖姓为刘姓,是为陕西刘氏。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便是士会的后代。刘邦对刘姓家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士会也成为刘姓共认的祖先之一。

繁衍播迁

河北唐县是刘姓的祖居之地,而刘姓的发源之地当在今河 南省境。而源于陕西省境的刘姓当为河南刘姓之分支。战国时期,陕西刘氏播迁到河南及江苏地区,到汉代沛县刘姓成为皇族,大封同姓诸侯,显贵无比。纵观刘姓繁衍情况,可划分为三大时期:第一时期为汉代,江苏刘姓族人刘邦建立汉室,随着“同姓封侯”,刘姓人遍布彭城、沛国、弘农、中山、南阳、东平、天水等地,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姓氏。汉末群雄争霸之际,中原刘姓为避战祸四方迁徙。第二时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刘姓人大举南迁外,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取刘姓代替自己原有姓氏。与此同时,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其族在江南最为显赫,被封王侯的刘姓遍布江南。第三时期为唐至五代。据《兴宁刘氏族谱》所载,唐翰林学士视察使天锡公,为避战乱弃官奉父祥公迁至福建宁化县,后成汀闽望族。这一时期,刘姓支脉遍布大江南北。宋元至明清时期,刘姓族人已遍布全国各地。

郡望堂号

刘姓在其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1、彭城郡;2、沛郡;3、弘农郡;4、河间郡;5、中山郡;6、梁郡;7、顿丘郡;8、南阳郡;9、东平郡;10、高平郡;11、东莞郡;12、平原郡;13、广陵郡;14、临淮郡;15、琅邪郡;16、兰陵郡;17、东海郡;18、丹阳郡;19、宣城郡;20、南郡;21、高阳郡;22、高密郡;23、尉氏郡;24、竟陵郡;25、长沙郡;26、河南郡;27、广平郡。

堂号:

“彭城”、“弘农”、“沛郡”、“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河南”、“尉氏”、“广平”、“丹阳”、“广陵”>>

*** 有姓刘的将军吗 *** 蒋中正时期授予的军官刘氏如下:

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 1937、10、16山西忻口。

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 1938、2、22山东莒县。

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 1938、4、22内蒙黄油干子。

为对日作战中牺牲的英雄。

刘伯龙中将 *** 第八十九军军长

刘 平中将 *** 第十五军军长

刘耀扬中将 *** 昆明行营参谋长

刘忠干中将 *** 第五十一军副军长

刘瀚东中将 *** 军训部炮兵总监

刘采廷中将 *** 洪江芷师管区司令

刘克信中将 *** 河北民军总指挥部总参义

刘姓将军有多少 我记得有刘伯承元帅,还有一个叫刘镇的少将吧

清朝刘姓将军有哪些? 刘步蟾(1852-1895) ,清末海军将领。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刘坤一(1830-1902),晚清军事家,湘军宿将,参与领导清军对太平军的作战。

刘铭传(1836-1896),我们安徽人,淮军名将,洋务派骨干,清朝名臣,曾任台湾首任巡抚。

他们都是晚清时期满足统治者启用 *** 出来的,之前刘姓的清朝将军并不多见。

历史上有没有姓刘的开国将领? 羹颉侯刘信,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侄子,就是开国武将,并与刘邦关系不好。

看到您补充了您的问,我可以说,刘信完全符合您所说的要求.

那一年的“长津湖” (二)

优质回答长津湖

外文名:Chosin Reservoir

概况:

地理位置:朝鲜咸镜南道

面积:54.2 km2

类型:人工湖

库容:106万立方米

详情介绍:

地理位置: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

在长津湖以东约30公里,是由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就被称为长津湖地区。

两湖周围崇山林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偶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烟寥落。

气候特点:

长津湖地区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摄氏度,风雪交加的严寒气候

历史 上的战役 :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战役

参战部队 :

美第10军:辖陆战一师及步兵第七师、步兵三师(一部分)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隶属于华东野战军,辖20、26、27三个军。

指挥官 :

美军:第十军军长的阿尔蒙德和海军陆战队一师师长奥利弗·P·史密斯少将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将军

起因 :

1950年11月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由东西两条战线向中朝边境开始进行试探性进攻,毛泽东与彭德怀经商议后,决定采取“示弱诱敌”的战略战术,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且战且退,一步一步将“联合国军”引诱至志愿军设伏地域,然后再突然发起反攻,将其歼灭。

简要经过 :

1950年10月24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悄悄的摸索着渡过鸭绿江,进入到当时的北朝鲜的东北部地区,当时包围朝鲜东北部长津湖地区的美军第十军感到十分意外,于是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展开了大规模的军团作战,美军等多国部队共计六万五千多人被中国志愿军十六万人包围。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志愿军虽然成功的反包围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但是由于当时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天寒地冻,中国军队因为在严寒中严重冻伤和武器弹药以及补给的严重匮乏,导致了无力去阻止在装备和补给方面十分充足的美军部队,以至于使得美军部队突出层层重围,完全的撤离了北朝鲜。

战役词条: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

辖第20军(含第58、第59、第60师),刘飞任军长,陈时夫任政治委员;第27军(含第79、第80、第81师),聂凤智任军长、刘浩天任政治委员;第30军(含第88、第89、第90师),谢振华任军长,李干辉任政治委员;第33军(含第97、第98、第99师),张克侠任军长,韩念龙任政治委员。

1955年4月,第9兵团番号正式撤销。

陆战一师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陆战步兵师,组建于1941年2月1日的两栖步兵师。朝鲜战争时期的美陆战1师编制为16000余人,但由于美第1临时陆战旅划归了陆战1师指挥,这样的话,陆战1师的兵力应该远远超过16000人,而且陆战1师还配属了几个营的韩国士兵。

美陆战1师下辖陆战1团、5团、7团和11团等4个团,第1坦克营、第1两栖坦克营、第1两栖装甲车营、第1工兵营、第1海岸营、第1独立营、第1摩托化营、第7摩托化营、第1军火营、第1维护营和第1医护营等11个独立营,第1两栖侦察连和第1宪兵连等2个独立连,第1特种空降排和第1 Fumigation and Bath排等2个独立排。

在武器装备方面,陆战1师配有重型坦克70辆,两栖攻击车和轻型装甲车共360余辆,155毫米炮108门,各型迫击炮150余门,反坦克导弹发射器350多部、防空导弹80多具。

“北极熊”团

“北极熊团”指美国陆军步兵第7师31团,美军陆军精锐部队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31团成功攻入俄国西伯利亚,被美国总统伍德罗 威尔逊授予“北极熊团”称号,并亲自授予“北极熊”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31团随第7师参加过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

该团在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战役的新兴里战斗中,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沉重打击,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获,全团被成建制歼灭,损失惨重。

“冰雕连”

当时有一支美军想冲出包围圈,但是在包围圈远处有隐约的反光,拿望远镜看的时候,好像是人,但是又好像满身都是冰,但是美军不敢动,过了很久很久才派人去检查,看到了眼前的景象后,美军无比的震撼。

在雪地里面横卧着129具冰雕,129杆抢也都朝着敌人的反向,这些冰雕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整整一个连,他们是被冻死的,但是他们在死的时候还保持了战斗的姿势,这些志愿者手握钢枪和冰融为一体。当时美军想拿走枪,拿不动,最后只能掰断手指。

美军继续往前走,又遇到了第二支冰雕连,但是这一次是活人,虽然他们身上都有冻伤,有的腿不能动就爬,有的整个人不能动就喊,这些活的冰雕连又把美军吓破胆,吓得美军丢下武器四散逃跑。

冰雕连的129名战士,没有一位是擅离岗位的,没有一位说是去生火取暖的。冰雕连其实不仅仅只有一个,而是有三个,而且都是整个连被冻死的。他们分别是六连、五连、二连,六连和二连的全体将士都牺牲了,五连还有一个通讯员和生病的战士,得以幸存。

伤亡统计:

我军统计:在战后的统计中,美军阵亡2万余人,南朝鲜阵亡一万余人,而我军阵亡一万九千人。除了阵亡的战士之外,还有四千人被严寒夺去了生命。因此我军的伤亡在两万三千人。

美国统计:美军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伤亡6800余人,非战斗伤亡1.3万人,其中作为主力的陆战1师战斗伤亡4433人,非战斗伤亡7313人,步7师战斗伤亡2200人,非战斗伤亡4000余人,英军伤亡500人左右。

战役结果:

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淮海战役主要人物 (三)

优质回答淮海战役主要人物

【我方主要人物】

毛泽东:最高统帅

邓小平: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中原野战军政委

刘伯承: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中原野战军司令员

陈毅: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

粟裕: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谭震林: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副政委

李先念: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

陈赓: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

陈再道: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

陈锡联: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

杨勇: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王近山: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

秦基伟: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

叶飞: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宋时轮: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

韦国清: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司令员

【对方主要人物】

蒋介石:最高统帅

刘峙: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杜聿明: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前进指挥部主任

邱清泉:第二兵团司令

李延年:第六兵团司令

黄百韬:第七兵团司令

刘汝明:第八兵团司令

黄维:第十二兵团司令

李弥:第十三兵团司令

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司令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刘浩天怎么死的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典诚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