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立案标准2024规定是什么? (一)

贡献者回答盗窃罪立案标准规定是个人盗窃财物的价值,如果达到人民币1000元到3000元的,就是数额较大,可以进行立案处理,当然如果个人盗窃的财产已经达到3万元到10万元,中间的应当是看为数额巨大,如果是30万元到50万元是数额特别巨大。一、盗窃罪立案标准规定是什么
盗窃罪立案标准规定是:
⑴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的,为“数额较大”。
⑵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的,为“数额巨大”。
⑶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万元至50万元的, 为“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二、最新盗窃罪量刑标准:
(一)盗窃罪量刑标准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量刑幅度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构成盗窃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两年内三次盗窃的,入户盗窃的,携带凶器盗窃的,或者扒窃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盗窃数额、次数、手段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多次盗窃,数额达到较大的,以盗窃数额确定量刑起点,盗窃次数可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数额未达到较大的,以盗窃次数确定量刑起点,超过三次的次数作为增加刑罚量的事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多数的盗窃罪,他在进行立案的时候就有一个门槛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说盗窃的财产的数额大小必须要达到法律当中所规定的要求才能够进行立案,同时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它的量刑的处罚力度也有所不同。
刑法危险驾驶罪几年2024 (二)
贡献者回答危险驾驶罪的量刑包括拘役和罚金两部分。1、拘役在一个月至六个月幅度内确定;2、罚金则根据危险驾驶行为、实际损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一、刑法危险驾驶罪几年
危险驾驶罪的量刑包括拘役和罚金两部分。
1、拘役在一个月至六个月幅度内确定;
2、罚金则根据危险驾驶行为、实际损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二)危险驾驶罪
1.构成危险驾驶罪的,依法在一个月至六个月拘役幅度内确定宣告刑。
2.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根据危险驾驶行为、实际损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3.构成危险驾驶罪的,综合考虑危险驾驶行为、危害后果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
二、如果“醉驾”是否一律入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规定: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由此可见,“醉驾”并非一律入刑,这也更符合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涉嫌危险驾驶,依法可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但是并非醉酒驾车一律会认定为危险驾驶,醉酒驾车肇事也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险驾驶不仅危及他人安全,也危及自身安全,所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醉驾量刑处罚标准2024 (三)
贡献者回答关于醉驾的刑事处罚,在《刑法》第133条中有相应的规定。一般在醉酒的时候,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按照规定需要对行为人处1-6个月的拘役,而同时也需要对其判处一定金额的罚金。当然,在承担了刑事责任之后,对于交通行政方面的责任,仍旧需要承担。
一、醉驾量刑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醉驾的其他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一般说对醉酒驾驶机动车上路的处罚,除了交通行政处罚外,同时还有可能涉及形式方面的处罚。之所以说“可能”涉及,是因为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中规定,醉驾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同时危害不大的,那么可以不予定罪处罚。而要是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划,则可以对其免予刑事处罚。
寻衅滋事从犯怎么判2024 (四)
贡献者回答寻衅滋事犯罪中的从犯,可减少基准刑的20%—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减少基准刑的50%甚至免除处罚。一般情况下对寻衅滋事犯罪的处罚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一、寻衅滋事从犯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修订后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通知》的规定,寻衅滋事犯罪中的从犯,可减少基准刑的20%—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减少基准刑的50%甚至免除处罚。
二、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责任怎么划分
共同犯罪可以被分为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任意的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个人单独可能实施的犯罪,由二人共同实施而形成的共同犯罪。”“必要的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以二人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这两种犯罪形式的处罚原则差异明显,在任意的共同犯罪中只要行为人参与共同犯罪,达到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要求,就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在必要的共同犯罪中,例如聚众类型的犯罪,只追究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寻衅滋事罪既可由单个人实施,也可以结伙形式出现,属于任意的共同犯罪。按照主客观相统一和罪责相适应的原则,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人要对自己和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责。
合理确定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是共同犯罪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其前提就是对共同犯罪人正确分类。对于如何为共同犯罪人分类,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分类,二是按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活动分工的特点来分类。在我国刑法中,采用折中分类法解决此问题,即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适当考虑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将其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等四类。
从主观故意和客观表现来看,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人同样存在上述四种类型,应按照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来分别承担对应的刑事责任。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被处罚的基础是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其他主犯被处罚的基础是其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教唆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刑法》中有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根据从犯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具体情况,或者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为在共同犯罪中,从犯所起的作用和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比主犯小,因此,从犯承担的刑事责任应当比主犯轻,而这也是和罪刑法定的原则相适应的。
2024年江苏诈骗罪量刑规定是什么? (五)
贡献者回答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2017年8月7日),江苏诈骗罪的量刑规定如下:
1. 诈骗数额达到6000元的,量刑起点为三个月拘役至九个月有期徒刑。数额每增加1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数额达到3000元的,量刑起点为三个月拘役至九个月有期徒刑。数额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 诈骗数额达到6万元的,量刑起点为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数额每增加6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若诈骗数额达4.8万元且具有特定情形,量刑起点同样为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数额在4.8万元,未达6万元的,每增加3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数额达到3万元的,量刑起点为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数额每增加6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若诈骗数额达2.4万元且具有特定情形,量刑起点同样为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数额在2.4万元,未达3万元的,每增加1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3. 诈骗数额达到50万元的,量刑起点为十年至十一年有期徒刑。数额每增加5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若诈骗数额达40万元且具有特定情形,量刑起点为十年至十一年有期徒刑。数额在40万元,未达50万元的,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加重处罚的条件包括:
- 多次诈骗;
- 作为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
- 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
- 诈骗特定财物,如救灾、抢险、防汛等;
- 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
量刑幅度主要依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根据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来确定。特定情况下,如多次诈骗或作为诈骗集团首要分子,可对犯罪分子进行加重处罚。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盗窃罪立案标准2024规定是什么?!2024年江苏诈骗罪量刑规定是什么?,典诚律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