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最新版:病、事、婚、产、年休假等23类假期规定及待遇依据汇总
- 2、年休假条的正确写法
- 3、2024劳动法规定的假期年假 关于带薪年假的法律规定
- 4、2024年劳动法年假规定是什么?
本文目录导航:
2023最新版:病、事、婚、产、年休假等23类假期规定及待遇依据汇总 (一)

最佳答案近期,国家发改委强调要全面实施带薪休假制度,倡导错峰休假与弹性工作时间,以促进假日消费,同时鼓励各地通过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政策吸引游客。那么,我们到底能享受哪些假期呢?
为了方便查询,这里整理了2023年的假期规定,包含24类假期及其待遇,建议收藏和转发。
以下为假期的全面汇总,你可以直接查看感兴趣的部分:
休息日
法定节假日
部分节假日
事假
病假
婚假
产假
产前假
护理假
孕期产前检查假
哺乳假
痛经假
保胎假
节育假
丧假
年休假
工伤假
探亲假
路程假
社会活动假
丰收节
独生子女护理假
育儿假
一、休息日
通常情况下,每周六和周日为休息日,不计薪,全年共计104天。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实施)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1995年) 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特点不能执行标准工作时间,但需确保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二、法定节假日
国家规定共有11天为法定节假日。 元旦:1天(1月1日)
春节:3天(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
清明节:1天(农历清明)
劳动节:1天(5月1日)
端午节:1天(农历端午)
中秋节:1天(农历中秋)
国庆节:3天(10月1日至3日)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三、部分节假日
特定公民在以下节日享有放假权利: 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青年节(5月4日):14岁青年放假半天
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相关法律规定:
《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注意:部分节假日不逢周末时,不补休。
四、事假
事假天数由用人单位规定。 通常为无薪假期,但有规定时,按企业规定发放工资。
如《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2019)》第二十五条。 五、病假(疾病或非工受伤医疗期)
病假天数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个月不等。 员工在病假期间,企业需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九条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第四条、原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 六、婚假
婚假天数各地有所不同。 婚假内工资照发,不影响福利。
相关法律规定: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七、产假
产假总天数为98天加各地奖励天数。 国际劳工组织建议至少98天产假。
产假延长情况视各地政策。 相关法律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八、产前假
怀孕7个月的员工可享受带薪休假。 具体规定依各地政策而定。
相关法律规定: 广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第十条)
九、护理假(男方)
各地区规定男方护理假或陪产假(福建、青海等)天数不同。 十、孕期产前检查假
产检视为正常工作时间,不按病假、事假等处理。 相关法律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十一、哺乳假
产后一年内,每天享受两次0.5小时的哺乳时间。 相关法律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 十二、痛经假
北京、河南等省份设有此类假期。 相关法律规定:
《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 十三、保胎假
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医生出具证明需保胎休息的,工资按病假发放。 相关法律规定:
原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女职工保胎休息和病假超过六个月后生育时的待遇问题给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劳险字〔1982〕2号) 十四、节育假
自愿落实节育措施的假期。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 十五、丧假
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酌情给予1-3天假期。 实务操作中,假期通常为3天,假期工资照发。
相关法律规定: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十六、带薪年休假
连续工作一年的员工享受带薪年休假。 相关法律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 十七、工伤假(停工留薪期)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十八、探亲假
符合条件的职工可享受探亲待遇,包括探望配偶、父母等。 相关法律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十九、路程假
探亲假中的路程假,由企业负担往返路费。 相关法律规定: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探亲待遇规定》第六条 二十、社会活动假
职工参加工会活动的,工资照发。 相关法律规定:
《工会法》第四十条第二款 二十一、中国农民丰收节
设立于2018年,每年秋分日。 二十二、独生子女护理假
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的老年人患病时,员工可享受5-20天护理时间。 多个省份已出台相关规定。
二十三、育儿假
各省市自2021年起实施育儿假,时间从5-20天不等。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年休假条的正确写法 (二)
最佳答案年休假条的写法 一、明确格式和内容
年休假条的写法应当清晰、简洁、明了。一般来说,年休假条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 标题:明确写出“年休假申请”。
2. 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部门、职务等。 3. 请假时间:具体写明请假开始与结束日期。
4. 请假理由:详细说明请假的原因。 5. 交接事项:如有未完成工作或需要他人代理的事项,应详细说明。
6. 签名和日期:请假条末尾需有申请人签名及申请日期。 二、具体解释
标题:请假条的标题应直接明了,如“年休假申请”。 申请人基本信息:这部分应包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以便识别身份。
请假时间:写明具体的请假日期,如“从XX月XX日至XX月XX日”,注意请假时间应与年休假制度相符。 请假理由:详细说明请假的原因,可以是身体健康需要休息,也可以是家庭原因或其他合理原因。理由应具体、充分。
交接事项:如有未完成的工作或需要同事协助的事项,应在请假条中详细说明,并附上交接计划或联系人信息。 签名和日期:请假条末尾应有申请人的亲笔签名及申请日期,以确保其真实性和时效性。
三、注意事项 1. 年休假条的书写应规范、整洁,避免涂改。
2. 请假理由要真实、合理,避免编造理由。 3. 请假时间应符合公司或单位的年休假制度规定。
4. 交接事项要清晰明了,避免给工作带来不便。 遵循格式和注意事项,可以写出一份合理的年休假条。
2024劳动法规定的假期年假 关于带薪年假的法律规定 (三)
最佳答案导读:在职场的人除了期待法定假期到来,还期待年假天数增长,还好年假的天数是根据工龄累计的,并非根据一个人待在一个公司的年限来决定的,相比于刚入职的同事来说,老员工享有的年假更多。那么,2024劳动法规定的假期年假是怎样的呢?关于带薪年假的法律规定去哪看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2024劳动法规定的假期年假
《劳动法》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关于带薪年假的法律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离职时年假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劳动法年假规定——休年假条件:
根据国务院公布并于2008年1月1日实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8年9月28日制定公布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休年假的前提条件如下:
主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
时间: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职工累积工作满一年即可以享受年假,并且休假期间工资照常发放。如果单位对年假有异议,不允许休年假,职工可以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要求单位给予年假。劳动法年假规定休年假是工作累计满一年职工的权利。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在关心一个单位工资待遇的同时,还非常关心的就是公司的福利。那么我们刚才所说的年假就属于一个公司的福利。年假这一系列的规定也是为了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所以用人单位都应合理的给予劳动者年假。
结语:是小编整理的“2024劳动法规定的假期年假,关于带薪年假的法律规定”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2024年劳动法年假规定是什么? (四)
最佳答案《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年休假,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工作满一定的工作年限后,每年享有的保留工作带薪连续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年休假工资怎么算
1、带薪休假工资
带薪年休假,顾名思义,在带薪年休假期间,职工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如何理解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实行绩效工资制职工的正常工资。对于这些员工应当先计算其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不包含加班工资,再除以计薪日天数即21.75,才得出正常的日工资。
2、应休未休的处理
只有在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只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其他情况下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这就意味着即便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以及对于职工离职未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都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休假条的信息了解不少了,典诚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