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专利侵权如何赔偿 (一)

答民法典及专利法规定专利侵权的赔偿方式如下:
按照实际损失确定赔偿数额: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首先应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来确定。
按照侵权所得利益确定赔偿数额:
当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时,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赔偿数额。
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倍数确定赔偿数额:
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均难以确定,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包括合理开支: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律师费、调查取证费等。
法定赔偿:
当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在一万元一百万元以下的范围内确定赔偿数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
外观专利侵权赔偿如何认定 (二)
答外观专利侵权赔偿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以专利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确定赔偿额:
计算方式: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来计算。若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则可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额:
计算方式: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来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确定赔偿数额:
适用条件:当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且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时,可以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法定赔偿:
适用条件与赔偿范围:当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且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时,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在人民币5000元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法律依据: 认定方式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
专利侵权怎么赔偿,有哪些赔偿方式? (三)
答专利侵权的赔偿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计算:
这种方式是通过计算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从而得出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益,并据此确定赔偿数额。
根据被侵权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计算:
被侵权人的损失可以通过计算其专利产品因侵权行为导致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来得出。这种方式直接反映了侵权行为对被侵权人经济利益的影响。
根据专利许可费的倍数确定赔偿数额:
当被侵权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时,如果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法定赔偿:
在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在人民币5000元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这种方式为被侵权人提供了一种兜底的赔偿保障。
四种赔偿方式,旨在确保专利侵权行为的受害者能够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专利侵权的应该怎么赔偿 (四)
答专利侵权的赔偿应按照以下顺序和方式进行:
按照实际损失或侵权所得赔偿:
赔偿数额首先应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若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则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参照专利许可实施费的合理倍数赔偿:
当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均难以确定时,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法定赔偿:
若前述具体金额均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3万元500万元以下的赔偿。
包括合理开支: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律师费、调查取证费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明确规定了上述赔偿原则和方式。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专利侵权赔偿。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典诚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