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廉租房管理办法

公租廉租房管理办法

导语:在当今社会,住房问题一直是民生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拥有一个稳定、适宜的居住环境是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为此,我国政府推出了公租廉租房政策,旨在为这部分群体提供租金低廉、条件适宜的住房保障。本文将围绕《公租廉租房管理办法》,详细介绍其背景、内容、实施方式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以期为公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公租廉租房政策的视角。

一、公租廉租房政策背景

公租廉租房政策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9年建设部首次提出“廉租房”概念以来,该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完善。早期的廉租房主要面向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后来逐渐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而公租房,作为近年来推出的另一种保障性住房形式,也在不断完善其管理办法,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住房困难群体。

二、公租廉租房管理办法内容

《公租廉租房管理办法》是指导公租廉租房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该办法明确了保障对象、保障方式、资金来源、房屋来源、申请与核准程序等关键环节。其中,保障对象主要为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保障方式则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具体方式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资金来源方面,公租廉租房保障资金采取多种渠道筹措,包括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等。这些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为公租廉租房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房屋来源上,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主要包括政府新建、收购的住房、腾退的公有住房以及社会捐赠的住房等。这些房源的筹集和分配,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

三、公租廉租房实施方式

公租廉租房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申请、审核、配租和租赁管理等环节。申请家庭需要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在受理申请后,会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等进行审核,并提出初审意见。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则分别负责家庭住房状况和家庭收入情况的最终审核。

审核通过后,申请家庭将被纳入公租廉租房保障对象名单,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配租。配租方式可以是实物配租,也可以是货币补贴。实物配租的住房租金标准实行政府定价,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免收实物配租住房中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内的租金。

租赁管理方面,公租廉租房保障家庭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签订租赁合同,并按时缴纳租金。同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还会定期对保障家庭的收入和住房状况进行复核,以确保公租廉租房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四、公租廉租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尽管公租廉租房政策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房源不足、保障性住房品种较少;建设资金来源稳定性差,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压力;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高收入人群通过非法手段成为廉租对象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是通过合理的制度保证政策的落实,对廉租房住房用地进行集中测算、统一规划选址,解决建设用地的问题。二是分类指导,综合平衡,结合市场房屋租金的变化情况,对廉租房的租赁补贴标准做好分类调整。三是进一步强化退出机制,完善廉租房的供应结构,将廉租房的产权性质归为政府所有,监管的责任则由住房保障部门承担。四是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如回购经济适用房作为廉租房等,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低端住房的供应结构。

五、结语

公租廉租房政策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和实施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公租廉租房政策的作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稳定、适宜的居住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

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区别?公租房申请条件?

公租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公租房是由政府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积、供应对象和租金标准的公共租赁住房,而廉租房则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问题所提供的政策性住房。

2、表现形式不同

廉租房一是由政府出资建好后,低租金给住房困难户,二是由政府发放租金补贴给住房困难户,由他们租赁社会房屋居住。公租房一般是政府出资建房,低租金租给租户。在租赁5年期满后,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可以按以综合造价为基准确定的价格购买。购买后可以继承、抵押,不得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因特殊原因需转让的,由政府以购房价加利息回购,再作为公租房流转使用。

3、申请对象不同

一般廉租房的申请对象主要是针对本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分配对象主要是低保户和一些特定保障对象公租房的申请对象不受区域和户籍限制。公租房的租赁对象是中低收入阶层,也就是所谓“夹心阶层”,大都是是不受区域限制的。

二、公租房申请条件和流程

1、提出申请

申请对象主要向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受理机构提出申请,也可向本市户籍所在地的受理机构提出申请,。

2、提交材料

申请对象应如实填报申请表,按要求提交户籍证明或居住证、身份证、劳动或工作合同、住房状况等资料,承诺对提交资料的真实有效性负责,经申请对象所在单位盖章确认,交受理机构审核。

3、资格审核

受理机构受理申请后,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需要对住房面积审核的,可委托政府指定的机构审核。审核通过的,应出具登记证明(准入资格确认书),报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备案。

4、抽查监督

市住房保障机构应对申请审核情况进行抽查,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向受理机构提出整改意见,受理机构应当及时落实整改。

5、轮候供应

对符合条件的对象,根据房源供应等情况,可实行轮候供应制度。

相信关于公租廉租并轨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典诚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