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简述合同订立的过程
- 2、合同订立的原则有哪些
- 3、合同订立的条件有哪些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简述合同订立的过程 (一)

答合同订立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要约: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应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并且内容具体确定。要约人在要约生效期内受要约内容的约束。
承诺: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可以通知的方式或以行为的方式作出。有效的承诺必须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且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合同的成立时间和成立地点:
合同在承诺生效时成立。合同的成立地点通常根据要约和承诺的交换方式确定,例如,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方式订立的合同,其成立地点可以是收件人的主营业地。
格式条款: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的使用应遵循公平原则,并不得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责任或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的主要权利。
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先合同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时,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基于双方的信赖关系,旨在保护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的信赖利益。
即为合同订立的基本过程,每一步都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订立的原则有哪些 (二)
答合同订立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平等原则,意味着合同各方在地位上平等,应在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一致,以实现双方的经济利益。2. 自愿原则,指合同各方通过自愿协商来决定和调整彼此的权利和义务。3. 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公平合理,大体上保持平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合同订立的条件有哪些 (三)
答合同订立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订约主体的存在:
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可以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需要注意的是,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可能不同,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即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依法签订合同:
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依法进行,即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些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
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一致,没有分歧。这是合同订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确保双方对合同条款有相同的理解和接受。
要约和承诺的成立:
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
四点构成了合同订立的基本条件,是确保合同有效性和合法性的基础。
对于合同订立,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典诚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