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抚养费给到多少岁结束 (一)

贡献者回答法律规定抚养费给到18周岁结束。
父母抚养子女抚养的年龄,需要视情况而定:
1、父母抚养子女一般抚养到18岁;
2、但特殊情况可以抚养到16岁,也就是满16周岁的孩子以自己的劳动为生活来源的,可以抚养到16岁;
3、但是实际中,一般父母都会抚养到子女有劳动能力为止,大多数都是抚养孩子读完书。
父母离婚如果都不给抚养费会怎么样:
1、即使是离婚,父母对孩子也有抚养的义务,不抚养孩子的应当支付抚养费,孩子有权起诉父母要求支付抚养费;并且要求强制执行;
2、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3、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4、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前夫不履行抚育义务,针对此情况可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前夫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办法:
1、提取、扣留被申请人的储蓄存款或工资等劳动收入。如请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协助从工资中按月扣除;
2、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是指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按照规定法院可将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交有关单位进行拍卖或者变买。强制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履行义务。
综上所述,父母需要抚养子女到成年,并且能独立生活。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父母不愿意履行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可以直接去人民法院提起抚养费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父母定期支付抚养费。因此父母在履行抚养义务时,应当抚养子女到成年,并且能独立生活,子女不能独立生活的,即使成年了,父母仍然需要履行抚养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一条
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父母应该抚养孩子到几岁? (二)
贡献者回答父母抚养孩子的义务一般持续到孩子18周岁为止。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般情况:父母抚养子女一般到18周岁为止,因为年满18周岁的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生活。特殊情况: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虽然子女已经成年,但如果父母有经济负担能力,仍需负担其抚养费。这些特殊情况包括: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成年子女尚在校就读的;成年子女确无生活能力和条件的。协商情况:在不损害子女健康的情况下,父母双方可以对支付抚养费的期限进行协商。抚养费一般包含子女的教育费、医疗费和生活费。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父母养到孩子多大就没义务了 (三)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而父母抚养子女的法定义务截止在孩子年满十八周岁。除非孩子丧失劳动能力,否则父母可以不再对孩子进行义务养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父母抚养孩子到18岁是责任还是义务 (四)
贡献者回答父母养孩子的义务是到18岁。一般情况下,子女年满18周岁,父母不再负担抚养义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抚养义务到子女独立生活为止。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有期限的。子女在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阶段,父母的抚养义务是绝对的。子女在已满18周岁的成年阶段,父母的抚养义务则是相对的。就是只有对虽已成年但尚未参加工作,没有经济收入,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父母才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独立生活,是指参加工作有了经济收入,具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并非是以结婚成家为标志。
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于子女抚养教育法定义务,也可以视为完成或基本完成。
已经成年,而且已经参加工作,有了经济收入,虽未结婚,但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父母已经尽了抚养责任,除非丧失了劳动力,否则父母已没有抚养的法律义务了。
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按照月总收入的20到30%的比例判决。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对于高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
3、对于低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低于上述的幅度的,如有较多其他财产的,可不按上述比例而按上述幅度判决,以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如财产不多或无财产的,结合抚养人的抚养能力,可不按上述比例而低于上述幅度判决,以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4、对于无收入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如具有劳动能力的,原则上应支付子女抚养费,因抚养子女是父母的义务,不能因暂时无收入而免除其义务,应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5、对于子女患重病、出国读书等特殊情况,可超过上述幅度判决。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父母抚养孩子到18岁是责任还是义务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离婚后抚养孩子到多大 (五)
贡献者回答离婚后,父母需要抚养孩子直到其满18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但可以依靠自身经济能力独立生活为止。以下是具体说明:
基本抚养责任: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责任不因离婚而消除。这意味着,无论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抚养,父母双方都有义务支付抚养费,直到子女达到法定成年年龄。
法定成年年龄:通常情况下,子女满18周岁即被视为法定成年,此时父母不再承担直接的抚养责任。但需注意,如果子女在16周岁时已具备依靠自身经济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那么父母也可以停止支付抚养费。
抚养权的内涵:抚养权是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它决定了子女在成年之前是否与父母共同生活。然而,这一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意味着父母在子女成年后不再拥有决定其居住和生活方式的直接权利。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这些规定确保了子女在离婚后仍能得到父母双方的关爱和支持。
明白法律规定抚养费给到多少岁结束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典诚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