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多少? (一)

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多少?

贡献者回答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有不同的最低折旧年限:房屋和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等为10年,与生产相关的器具等为5年,运输工具(除飞机、火车、轮船)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残值率一般为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残值是固定资产报废时的剩余价值,如10000元原值的固定资产,残值5%,报废时价值为500元。

计算折旧通常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平均年限法的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工作量法按行驶里程、工作小时或台班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则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具体计算方法中,年折旧率根据残值率和年限有所不同,月折旧额则基于月折旧率和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

信息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企业准确计算和管理固定资产的折旧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规定有哪些?哪位清楚? (二)

贡献者回答固定资产折旧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折旧定义与目的:

定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物理损耗、技术进步导致的无形损耗以及经济寿命的缩短,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费用。目的:反映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确保资产成本的合理分摊,以及为企业的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来源。

折旧范围:

计提折旧: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通常需要实际计提并计入成本费中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通常不计提实际折旧,而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虚拟折旧。

折旧方法:

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使用情况以及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等因素确定。

折旧率与期限:

折旧率:由相关部门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型、使用寿命等因素核定,是计算折旧额的关键参数。折旧期限: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通常与其使用寿命相关,需在资产投入使用前确定,并在折旧期内持续计提折旧。

会计处理与税务规定:

会计上,固定资产折旧需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记录和报告。税务上,固定资产折旧通常可作为税前扣除项目,但具体扣除标准和规定需遵循税法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折旧规定涉及折旧的定义、范围、方法、折旧率与期限以及会计处理与税务规定等多个方面,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资产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怎么规定的? (三)

贡献者回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有着明确的划分。以下是具体的年限标准: 对于房屋和建筑物,其折旧年限被定为20年,这是最长的折旧年限之一。

飞机、火车、轮船以及机器、机械等生产设备的折旧年限则相对较短,为10年。

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器具、工具和家具,其折旧年限为5年,这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相对较短。

对于除飞机、火车、轮船之外的其他运输工具,折旧年限为4年,这类车辆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最短,通常为3年,这是考虑到科技更新换代较快,此类资产的折旧相对较快。 折旧年限的规定为企业的税务规划和资产管理提供了依据,企业需要根据这些规定合理计算和报告其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

固定资产折旧率一般是多少为正常 (四)

贡献者回答固定资产折旧率的正常范围如下:

1、房屋、建筑物的最低年限为20年,对应的残值率一般为5%;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的最低年限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的最低年限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的最低年限为4年;电子设备的最低年限为3年。

固定资产的分类:

1、按照经济用途分类,固定资产可以分为生产设备、建筑物、运输工具和其他设施等;

2、根据所属行业的不同,固定资产可分为工业固定资产、农业固定资产、商业固定资产等;

3、依据资产的形态,固定资产可以划分为有形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

4、按照资产的使用状况,固定资产分为在用固定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

5、根据资产的权属,固定资产可分为国有固定资产、集体固定资产、私人固定资产等。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折旧率的正常范围因资产类别而异,房屋建筑物的折旧最低年限为20年,残值率通常为5%,而飞机、火车、轮船等大型交通工具及生产设备的最低年限为10年,生产经营相关的小型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其他运输工具除了飞机、火车、轮船外为4年,电子设备则为3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九条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有案例,有解答,满满干货 (五)

贡献者回答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下面将结合具体案例对这四种方法进行详细解答。

一、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固定资产价值被认为是随时间转移的,与使用情况无关,每期的折旧额都是固定的。

计算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案例1:2018年6月,甲公司取得一办公楼,该办公楼价值2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5%。则2018年该办公楼计提折旧额为多少?

计算步骤:

年折旧率=(1-5%)÷20=4.75%

2018年计提折旧=200×4.75%÷12×6=4.75万元(注意:当月取得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所以2018年6月份取得的办公楼应于7-12月计提折旧,共计提6个月折旧)

二、工作量折旧法

工作量折旧法适用于交通运输企业和一些价值大且不常用的建筑施工设备,按照实际工作量计算折旧,每期的折旧额随工作量变化。

计算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共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案例2:乙公司有一生产设备,拟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价值200万元,预计总工时20000小时,预计净残值为0。2019年5月总工时为150小时,则5月该设备计提折旧额为多少?

计算步骤:

单位工时折旧额=2000000÷20000=100元

5月应计提折旧=100×150=15000元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和医药生产企业等特定行业的企业。

计算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在折旧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案例3:丙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设备采用双倍余额法计提折旧。该生产设备原值为2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计算步骤:

年折旧率为:2÷5=40%

第一年的折旧额=200×40%=80万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200-80)×40%=48万元

第三年的折旧额=(200-80-48)×40%=28.8万元

最后两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折旧额=(200-20-80-48-28.8)÷2=11.6万元

四、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其适用条件与双倍余额递减法相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报税务局批准才能使用。

计算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案例4:丁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取得一生产设备,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生产设备原值为2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计算步骤:

2018年折旧率=5÷(1+2+3+4+5)=1/3

折旧额=(200-20)×1/3=60万元

综上所述,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税法规定,选择适合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企业的会计利润和纳税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谨慎选择并合理应用。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典诚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