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忽悠买收藏品 房屋养老金打水漂 (一)

最佳答案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消费者网去年发布的《老年消费维权舆情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保健品骗局、投资理财骗局、收藏品骗局等是老年消费骗局的重灾区。

央视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一些文化公司、收藏品公司的销售人员会以收藏品会升值、承诺回购或帮忙拍卖等方式,诱骗老年人上当。不少老年人在利诱和“忽悠”之下,花大价钱购买了并不值钱的收藏品。有的老人甚至连实物都没见到,最终导致损失惨重。

去年初北京的王先生收到短信,他被邀请去某钱币收藏品公司参加活动,业务员说这些钱币一两年以后就会增值数倍,然后就可以拍卖。业务员还说过段时间会把钱币拿到香港拍卖,公司会负责给客户买机票,拍卖结束后把钱直接打到客户的卡里。王先生就这样“上了贼船”。

王先生表示手头没有那么多钱,业务员劝说王先生用信用卡贷款的方式购买了17万元的纪念币。之后,业务员又劝说王先生将房子做了抵押,贷款200万元继续购买他们的纪念币。王先生有所犹豫,因为他只有这一套房子,但业务员劝他,今年4月他们就会拍卖这些钱币,等资金回笼,他的200万就会变成1000万。

王先生说,他抵押房子买这些钱币的事情并没有告诉家人。去年11月,王先生发现,当初他购买钱币的那家位于北京东四环某写字楼的钱币收藏品公司已经人去楼空。王先生也考虑过通过其他拍卖公司将所谓的收藏品拍卖,但这时他才发现这些纪念币根本不可能进入拍卖会。

王先生此时才明白他陷入了骗局,“我把家毁了!我把老婆、孩子坑苦了。”

目前,北京市朝阳工商以及公安等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类似的骗局也在不断上演,郑州一位73岁的吴大爷晨练完之后,在回家路上被一个自称收藏公司业务员的人拦住,这名业务员邀请他去公司领取一份奖品。

在业务员各种话术的劝说下,他第一次就花3000多元钱买了两套所谓的收藏版第五套人民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吴大爷购买了各种收藏的纪念钞,总共花费了50多万元。

此后,吴大爷又将藏品交给了自称与出售纪念钞的公司有关联的宝墨公司到北京代为拍卖,可几周之后,当吴大爷再次联络宝墨公司时,却发现对方的电话已经停机,随后他拿着对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前往工商局,得到的答复是此公司已经注销,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赶紧报了案。

据悉,目前央行没有发行过所谓的人民币珍藏版和收藏版。市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装帧册,可能里面的钱本身就是假的,或者有一些人过于抬高了它们的收藏价值。

为什么总是我们的父母被骗呢? (二)

最佳答案生活中,不少年轻人常因父母或祖辈被骗而忧心。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类新事物层出不穷,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又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新式骗局,更容易落入不法者的圈套。以下为老年人被诈骗的十个新闻案例,望引起关注。假期即将来临,诈骗案件频发,为了保障家中老人的财产安全,作为子女的有责任将这些案例告知老人。

1. 养生排毒骗局:某养生会所以洗脚排毒为幌子,利用化学反应后变黑称老人洗脚排出毒素,同时推销所谓的排毒口服液,按老人说法,其价格为上万元一支,三支一疗程,足疗排毒1万元8次。该养生所就用此方法诈骗了数十位老年人近百万钱财。警方提醒:老年人关注健康养生,骗子利用这一点买卖“健康”。

2. 电话红头文件骗局:78岁的张爷爷接听了一个诈骗电话后,收到“红头文件”称要被逮捕,须缴纳60万保障金自证清白,于是被人忽悠着将自家房屋以低价卖给了一家公司。后来,自称是买主的人拿着房本,到老人家里,催他赶紧搬走。据悉,老人价值210万的房子只卖了160万,而老人一直以为是抵押房产没想到变成了贱卖房产,并且这一切都没有对家人提及。警方提醒:近期骗子使出“红头文件”的招儿,实则属于冒充“公检法”,这类情况一定要引以为戒。

3. 假钱换真钱骗局:在某县,四名男子驾驶名牌汽车,级领导过生日没整钱的名义,专找农村老人用假钱换真钱,多地作案,共骗得钱财数十万元。这四人分别获刑3-5年,被责令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警方提醒:出行增多,老人要懂得识别钞票,提高警惕。

4. 保健品骗局:李大爷只是看了一段保健品广告,殊不知,老伴就心动了。老伴背着李大爷和儿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额,在3个月内用数万元钱换来了一堆毫无药用价值的保健品。警方提醒:保健品诈骗案时常发生,许多因疾病困扰的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提高警惕。

5. 中奖骗局:马老太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是一公司送的“刮刮奖”卡片,还有公证书。马老太仔细一看,自己竟然中了200万元巨奖,高兴之余的马老太立即拨打卡片上电话要求兑奖。随后,她根据电话要求分别打款逐步被人骗走了16万元。警方提醒:刮奖成老骗局,遇此情况须谨慎。

6. 免费赠送骗局:一群人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还有小家电,每天都有数名的老人被吸引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成功洗脑后,骗子又推销毫无用处的产品,每隔几天卖一次产品,但隔天都会如数返还,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警方提醒:免费赠送的骗局就是抓住了贪便宜与从众的老年人心理。

7. 高薪骗局:张大爷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中“恭喜你被选为台州老年协会’形象大使!月薪6000”。张大爷起初不信,但经一位自称是中国中老年协会驻当地办事处负责人的女子的夸赞游说暂且相信。为了领取“形象大使”的高价酬劳,张大爷将数十万元陆续交了“手续费”、“保险费”等,而“协会”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却再也联系不上了。警方提醒:遇上交款一定要谨慎行事,许多诈骗集团抓住老年人不服老,盼功成名就的心理进行诈骗。

8. 发表作品骗局:刘大爷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爱好写字、作画。老爷子通过活动认识了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提出要帮刘大爷发表,不过需要交6000元版面费。刘大爷一听,立即取了6000元给对方。之后,刘大爷果然收到了一份“报纸”,上面登有他写的毛笔字。此后,刘大爷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地在一份“书法报”上发表。当然,刘大爷为此支付了数万元的版面费。警方提醒:此类骗局抓住老年人好读书看报的心理,以各种名誉头衔或是获奖证书诱惑老人掏钱。

9. “熟人”骗局:江老太去菜市场买菜,碰见自称认识她女儿的朋友称自己的父亲得了不治之症,听偏方说吃老金就能好。(老金就是老年人戴的首饰戴了很多年,会有一些氧化沉积,通常被称为老金。)然后这个人求江老太,他说要把这个戒指拿回去刮下来以后就归还。江老太当时心一软就同意了,把自己的戒指还有自己的金项链全都给了这个人。事后,江老太给女儿打了个电话,方知上当。警方提醒:这种骗局就跟打款一样,事先打电话确认一遍方能避免。

10. 祛病消灾骗局:张婶外出买菜,遇到诈骗团伙,声称有位神医特别神,然后拉着张婶去找。然后“神医”掐指一算,张婶的儿子十天内将会遇到“血光之灾”,只有将家中全部值钱的物品和现金拿来经“神医”做法才能免祸消灾。张婶慌了神,立刻回家取了8万元现金交给骗子。而骗子则以作法为借口趁机将张婶手中的现金被掉包。警方提醒:鬼神之说为迷信,拿钱消灾不可信。

老人被骗案例分析 让老年人与被骗说再见 (三)

最佳答案骗局一:养生排毒骗局 数十位老年人被骗近百万

据报道,2015年12月4日,京华时报报道了海淀区西三旗某养生会所的骗局。该会所以足疗排毒为幌子,在社区内招募老年会员,利用电解盐水化学反应后变黑声称排出毒素,忽悠老年人购买所谓的排毒口服液,每支1万元,三支一疗程,足疗排毒1万元10次。数十位老年人被骗近百万。

温馨提醒:老年人对健康养生特别关注,警惕打着养生旗号的骗局。

骗局二:电话红头文件骗局 房子少卖50万

2015年12月24日,人民网报道,85岁的张爷爷接到诈骗电话,声称要逮捕他,需要缴纳80万元保障金。张爷爷被骗卖了价值200万元的房子,仅获150万元。老人未告知家人,直到骗子上门催促搬家。

温馨提醒:警惕电话诈骗,遇到类似情况多与家人商量。

骗局三:假钱换真钱骗局 专找农村老人诈骗

2015年12月26日,搜狐资讯报道,仁寿县黑龙滩三男子用假钱换真钱,专找农村老人作案,共骗得65200元。三男子获刑3-5年,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

温馨提醒:识别新币,小心换钱骗局。

骗局四:保健品骗局 4月被骗12万

2015年12月29日,兰州晨报报道,崔大爷分批用12万余元换得无药用价值的保健品。为挽回损失,向多部门投诉未果,最终只能向骗子求饶。

温馨提醒:保健品诈骗频发,老年人需警惕。

骗局五:中奖骗局 陈老太被骗14万

2015年12月29日,重庆法制报报道,陈老太收到中奖信,被骗14万元。刮奖已成为老骗局,遇此情况须谨慎。

骗局六:高薪骗局 张大爷被骗十多万

2015年12月29日,泰州晚报报道,张大爷被“中老年协会”高薪工作骗局骗走10多万元。需谨慎交款,警惕诈骗集团。

骗局七:免费赠送骗局

2015年12月29日,网易新闻报道,骗子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租场地针对老年人授课,免费赠送吸引老人听课,逐步诱导购买产品。

温馨提醒:免费赠送骗局抓住贪便宜心理。

骗局八:发表作品骗局 被骗数万元版面费

2015年12月29日,江苏新闻网报道,吴大爷被陌生人的“发表作品”骗局骗了数万元版面费。需查证,谨防骗局。

骗局九:“熟人”骗局

2015年12月29日,泰州晚报报道,高老太被骗戒指和金项链,称认识她女儿的朋友求她帮忙。事后得知被骗。

温馨提醒:确认身份,避免转账。

骗局十:祛病消灾骗局 误听谎言被骗7万

2015年12月29日,网易新闻报道,李婶因听信“神医”说法,被骗7万元。需警惕迷信骗局。

温馨提醒:迷信不可信,避免拿钱消灾。

老人房产被忽悠过户怎么处理 (四)

最佳答案法律主观:

按 不动产登记 部门的要求提交材料并登记。 房子过户 需要的手续: 1、签订合同; 2、携带相关资料办理过户登记,等待审核; 3、缴纳税费,获得缴税证明; 4、领取 房产证 ,完成过户。 《 民法典 》第二百零八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老人被忽悠卖房子,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典诚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