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同属于什么罪

阴阳合同属于什么罪

阴阳合同属于什么罪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房屋买卖、建筑施工、影视业明星等领域,“阴阳合同”这一特殊现象时常出现。这种合同签订方式不仅蕴含法律风险,还可能触及刑事责任。本文将详细介绍阴阳合同的概念、法律效力及其可能构成的犯罪。

一、阴阳合同的概念

阴阳合同,又称“大小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这些合同中,一份是对外的“阳合同”,另一份是对内的“阴合同”。

“阳合同”通常是为了满足某些外部要求,如行政机关的备案或审查,其内容并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会被实际履行。这份合同的目的往往在于规避监管、降低税收等。而“阴合同”则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反映了实际的交易内容和权利义务关系,也是双方实际履行的合同。

二、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

对于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阳合同”的性质属于民法规定的虚伪行为,因为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所以通常不具有法律效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阳合同”无效,但它可能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意味着,如果第三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依赖于“阳合同”,其权益可能受到保护。

“阴合同”作为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只要其内容合法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通常被认为是有效的。然而,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那么不仅“阳合同”无效,“阴合同”也可能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三、阴阳合同可能构成的犯罪

签订阴阳合同最直接的法律风险是可能构成逃税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逃税罪的构成条件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阴阳合同的场景下,如果双方通过签订阴阳合同来逃避税费,一旦被发现,就可能面临逃税罪的指控。实际的涉案金额将成为追究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了应纳税款和滞纳金,并已受行政处罚,但如果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仍然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四、全文总结

阴阳合同作为一种合同签订的特殊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事人的某些利益需求,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法律风险。特别是当涉及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时,签订阴阳合同可能构成逃税罪,从而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因此,对于合同当事人而言,在签订合同时应秉持诚信原则,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确实存在需要规避的风险或降低成本的需求,应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采取阴阳合同这种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阴阳合同。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典诚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