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由谁立案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主体与侦查流程解析
在当今社会,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一罪名主要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当其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无法说明来源时,便可能触犯此罪。那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由谁立案
?其立案标准和侦查流程又是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立案主体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主要由检察机关负责。具体而言,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对于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30万元的案件,应由检察机关直接受理并立案侦查。这里所指的国家工作人员,涵盖了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检察机关在受理此类案件时,需遵循严格的程序。对于未因其他犯罪立案受审查的,由检察机关直接受理;而对于因其他犯罪由公安机关(或国安机关)立案审查其他刑事犯罪过程中发现有巨大差额财产的,公安机关(或国安机关)可“责令说明”,一旦被追诉人不能说明,应移送检察机关。这一流程确保了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高效性。#### 二、立案标准与侦查流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标准明确且严格。根据规定,当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达到巨大标准(30万元)时,即可立案。这里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如现金、存款、房产、车辆等;“支出”则涵盖生活消费、生产经营投资、赡养、保险、赠与等各项开支。而“合法收入”则是指工资、奖金、补贴、继承、赠与、写作、股份分红等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收入。在立案后,检察机关需遵循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展开侦查。侦查流程大致如下:1. 初查与责令说明:检察机关首先对线索进行初查,确认存在犯罪事实后,责令嫌疑人补充申报家庭财产并说明来源。这一步骤是案件侦查的基础,旨在获取嫌疑人的初步说明和财产状况。2. 收集证据与财产评估:办案人员需迅速查清嫌疑人的合法收入和支出情况,并由鉴定人员确定涉嫌财产的价值。这一过程包括查询银行账户、调查房产登记、搜集投资合同等证据,以确保财产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得到验证。3. 对比分析与责令说明差额:将嫌疑人的财产及支出与其合法收入进行对比,如存在巨大差额,则责令其进一步说明来源。若嫌疑人无法提供合理说明或说明与实际情况不符,则进入下一步骤。4. 采取措施与移送起诉:在嫌疑人无法说明财产来源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可采取扣押、冻结等措施保全证据。随后,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部门,由其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三、法律适用与案例分析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律适用中,需特别注意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不作为。即嫌疑人明知财产来源非法而故意隐瞒或拒绝说明,构成不作为犯罪。如陈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中,陈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其个人财产与合法收入存在巨大差额且无法说明来源,最终被依法定罪。综上所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主体为检察机关,其立案标准和侦查流程均遵循严格的法律规定。通过初查、责令说明、收集证据、对比分析等措施,确保案件得到公正、高效的处理。同时相信关于巨额资产来源不明罪量刑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典诚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