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拒不执行罪如何立案
- 2、法院判决后现在不执行怎么办
- 3、公安如何处理拒执罪
- 4、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特点以及量刑标准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拒不执行罪如何立案 (一)

最佳答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的是对法院判决或裁定有能力执行却故意不执行,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具体行为包括:在法院发出执行通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或责令保管的财产,导致判决无法执行;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提供给法院的执行担保财产,影响判决执行;以暴力、威胁手段妨碍或抗拒执行,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阻挠执行;破坏、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及执行公务证件,造成严重后果;以及其他妨害或抗拒执行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
法院判决后现在不执行怎么办 (二)
最佳答案法院判决生效后,当事人不执行判决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强制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司法拘留,如果有符合拒不执行裁判的情节,符合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构成要件的,人民法院会移交有关部门,对被执行人予以判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第1条规定: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公安如何处理拒执罪 (三)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我国的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法律结果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的当事人应按照这类判决结果进行执行,如被告人拒不执行相关的判决,情节恶劣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进行立案处理这类拒执罪的判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情节尚不属于严重,即使具有拒不执行的行为,也不能以犯罪论处。
法律依据:《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一条 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第313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特点以及量刑标准 (四)
最佳答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特点包含特殊主体和执行能力两个关键要素,量刑标准则根据情节轻重有所不同。
犯罪特点: 特殊主体:犯罪主体主要是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即被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共同阻挠、妨害、抗拒执行的其他人,也可视为共犯。 执行能力:指被执行人根据证据证明,存在可供执行的财产或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在有能力执行的情况下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是构成此罪的关键。
量刑标准: 一般情况:对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特别严重”可能包括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与其他人通谋妨害执行等行为。 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个人犯罪的量刑标准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拒不执行裁定罪的处理通常需要受害人自诉,法院原则上不会主动介入。这一法律规定旨在规范执行秩序,保障判决的有效执行。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典诚律网希望拒不执行罪如何立案,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